技术的潜能:商业颠覆、创新与执行技术是很多世界性问题的根源,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良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所有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不约而同提出了技术变革的重要性。事实否定了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由于食物供给跟不上人口膨胀速率,从而失控的人口数量将带来更大灾难的悲观主义理论。这得益于科技变革已在人口膨胀大爆发前解决了问题。
繁荣与技术先进性紧密相关。技术对世界性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将各种因素生产成商品和服务的知识基础,它也将劳动力、生产力增长和资本积累更加有效地区分。尼古拉·康德拉捷夫(Nikolai Kondratiev)(1892年—1938年)在他的著作《大经济周期》(The Long Wave Cycle)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而非线性波动。每一次波动都存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中,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波动关联起来。熊彼特的论点是科技变革是经济问题爆发后,一套新技术替换旧技术的过程(见图1)。第一阶段(1782年—1845年)的技术创新是蒸汽动力和纺织;第二阶段(1845年—1892年)是铁路、铸造、煤矿和建筑;第三阶段(1892年—1948年)是电子能源、汽车、化学和钢铁工业。
**1.1思维的力量1.2信息技术1.3医疗技术1.4基因技术1.5替代能源1.6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1.7商业化挑战**
**2.1探索未来的施乐2.2医疗技术:人工耳蜗2.3基因技术:农业生产力2.4替代能源:电动汽车2.5施乐为何错失良机:博弈论2.6前路曲折2.7不确定的政府支持2.8项目管理不足以战胜困难2.9对安全项目的侧重2.11技术的推动与市场的拉动2.12决心、愿望和耐力**
相关资源:敏捷开发V1.0.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