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认证考试之个人总结】第 7 章 项目质量管理

    xiaoxiao2023-09-08  171

    7章 项目质量管理

    《PMP个人备考笔记(全篇)》下载

    7.1 综述

     

    1.六位管理大师的观点区分

    PDCA循环:由休哈特定义,戴明改进并完善 PDCA 环(14 条原则)即持续改进;

    朱兰:质量就是适于使用主观),管理的关键是持续改进;

    克劳斯比: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客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

    石川馨:因果图的发明者,因果图又叫鱼骨图鱼刺图石川图等;

    田口玄一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2.六西格码: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

    3.现代管理理念

    客户满意:符合要求、适于使用;

    预防胜于检查质量应该被设计出来,而不是被检查出来加强检查最不可能出现积极的结果;(检查质量的成本大于计划质量的成本)

    持续改进:PDCA 循环是质量改进的基础;

    管理层的责任:质量问题,管理层承担85%的责任,员工承担15%的责任(戴明提出);

    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一致性工作和非一致性工作的总成本。

    7.2 规划质量管理

     

    1.质量成本的组成(项目质量改善的投资主要由实施组织来承担,而不是项目或PM

    质量成本=一致性成本(预防成本+评价成本)+ 非一致性陈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2.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1)因果图石川图、鱼骨图、鱼刺图。显示各种因素对问题结果造成的影响,用来找出引发某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找缺陷来源时用)(组织思维、激发思考

    2)流程图:也叫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找原因、找哪个环节出错,选择流程图

    3)核查表:又叫计数表,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用核查表收集的缺陷数量或后果数据,经常用帕累托图来显示。

    4)直方图:用数字和柱形图的相对高度,表示引发问题的最普遍的原因,显示特定情况的发生次数。

    5)帕累托图:按发生频率排序的特殊直方图,显示每种已识别的原因分别导致了多少缺陷。项目团队要优先解决那些导致最多缺陷的原因。80%的缺陷往往是 20%的原因造成的二八法则帕累托法则。(主要对大量缺陷进行分析时用)(问题进行优先排序

    6)控制图:用来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受控或者是否具有可预测的绩效。一旦过程失控,则生产线停止,查找非随机原因。 以下情况之一发生,则过程失控:

    ①一个数据点超出控制界限;

    连续7 个数据点落在均值上方或下方;

    7)散点图:也叫相关图。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数据点越接近某斜线,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

    3.实验设计DOE

    实验设计DOE:用一种统计方法同时改变多个因素,找到最优搭配影响最大因素

    7.3 实施质量保证

     

    7.4 控制质量

     

    1.质量测量指标包含:

    准时性成本控制缺陷频率故障率可用性可靠性测试覆盖度等;

    2.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质量的区别:

    实施质量保证:关注过程,发现非增值活动建立满足干系人需求的信心

    控制质量:关注结果减少质量成本提高发起人或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

    7.5 项目质量管理各过程工具的区别

    规划质量管理规划组

    质量保证执行过程组

    质量控制监控过程组

    1、成本效益分析

    2、质量成本

    3七种基本质量工具

    4、标杆对照

    5、实验设计

    6统计抽样

    7、其他质量规划工具

    8、会议

    1、质量管理和控制工具

    2质量审计

    3过程分析

    1七种基本质量工具

    2统计抽样

    3检查

    4审查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工具最多,独有标杆对照,实验设计及会议

    工具最少,独有质量审计和过程分析,无七样工具

    独有检查和变更,其余被规划质量管理工具所包含

    相关资源:质量问题跟踪表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