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考前复习:(三)计数
3.1排列与组合
加法法则:第一项任务为n1种方式,第二项任务为n2种方式,两项任务不能同时完成,则为(n1+n2)种方式乘法法则:一个过程可以分为独立的两个相互独立的任务,第一个任务有n1种完成方式,第二个任务有n2种完成方式,那么完成这个任务有n1*n2种方式排列:在有n个元素的集合A中任取r(0<r<n)个元素,按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A中取r的一个排列 具有n个不同元素的集合r-排列数是:组合: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而不考虑它们的顺序时,称为从n中取r个的组合 n元素集合的r的组合数是: 圆周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不重复地取出m(1≤m≤n)个元素在一个圆周上,叫做这n个不同元素的圆排列。(n!/[m*(n-m)!])有重复的排列: 具有n个物体的集合允许重复的r排列数为n^r 类型1相同的物体有n1个,类型2的相同的物体有n2个,…,类型k的相同的物体有nk个,那么n=n1+n2+…+nk个物体的不同排列数是:n! / n1! n2! … nk! 从n个元素的集合中允许重复的r组合有Cr (n+r-1)个
3.2 生成排列和组合
字典序排列按字典序生成下一个r-的组合
3.3 生成函数
定义:对于任意数列a0,a1,a2…an 即用如下方法与一个函数联系起来:G(x)=a0+a1x+a2x^2 +…+ ak*x^k常用的生成函数表 图被我吃了2333用生成函数解决递推关系
3.4 鸽巢原理
把多于n+1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把多于m*n+1(n不为0)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不少于(m+1)的物体。
3.5 容斥原理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属于A类元素个数+ 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A∪B = A+B - A∩B)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类元素个数总和=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
(感觉这一块更多还是要根据实际来理解诶。看看后面的内容,嗷嗷啊还有好多……༼༎ຶᴗ༎ຶ༽菜鸡萌妹在线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