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高手之道:六步变身职场幻灯派》一1.3 勘察场境——天时地利很重要

    xiaoxiao2023-11-30  201

    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PPT高手之道:六步变身职场幻灯派》一书中的第1章,第1.3节,作者: 钱永庆 责编: 王峰松,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3 勘察场境——天时地利很重要

    完成了PPT/Presentation的目的和听众分析,PPTology把一些貌似不重要但其实也非常重要的因素归为“勘察场景”。勘察场境主要包括5个因素——人数、时间、房间、座位、设备,如图1-17所示。

    1.3.1 场境的5个因素:人数、时间、房间、座位、设备

    1.听众人数规模不同听众人数场境下,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图1-18所示。

    2.时长/时段合适的时长+黄金时段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冗长的PPT+垃圾时段,有经验的演讲者会很好地组合利用演讲时长和演讲时段,如图1-19所示。

    (1)演讲时长关注PPT/Presentation的时长演讲者在登台演讲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了时间的存在,30分钟的演讲往往过了25分钟才讲了一半,直到会议组织者在台下举起“5分钟”的提示牌才如梦方醒,匆匆忙忙地把余下一半的内容压缩在5分钟内讲完,这样给听众的感觉是演讲者对于内容和时间的把握很不专业老到,演讲效果也大打折扣。

    有几种方法可以让演讲者更好地把握演讲时间。

    事先多演讲:使用Powerpoint的“排练计时”功能,比较精准地知道到每个关键章节大概用时多少。

    用“演讲者模式(Presenter View)”,可以让听众看到PPT演示界面,而演讲者看到PPT浏览界面,可以知晓相邻PPT的内容,查看PPT下面的备注、并随时控制时间。具体操作方法可以百度/Google“Powerpoint 演讲模式”。

    在PPT的角落中(如左下角)插入一个不显眼的“时间插件”小控件,听众一般不会注意到这个小插件,而演讲者可以不时地关注小插件的计时,对演讲耗时有精确的把握。

    对于经验更老到的演讲者,可以用“魔术师吸引注意力法”的方式,投出一张精彩的幻灯片,告诉听众“大家可以花几秒钟看一下这张PPT,这张PPT全面地描述了目前电商行业的生态系统”。当听众跟随演讲者的指令全神贯注地观看PPT的时候,演讲者可以不经意地瞄一下自己的手表,快速了解时间节奏,然后回过来继续Presentation。这样既可以做到听众毫不察觉演讲者在看表,又不用事先安装时间小插件。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临场把控能力强的演讲者。

    了解18分钟原则Presentation是一种高价值、高密度的沟通方式,演讲者需要了解成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注意力长度一般不到20分钟。这就是为什么著名的TED——Technology, Entertain, and Design(www.ted.com)演讲大会的时间长度定为18分钟或者更短。

    所以,如果某次PPT/Presentation的时长预计会大大超过18分钟,那么可以把整个PPT/Presentation分为N个18分钟时长的单元。在单元和单元之间,穿插比较富于变化的互动方式,如问答、小测试、邀请嘉宾、系统演示等(详见第6.2节多维互动)。

    (2)演讲时间段黄金时段(一般是上午第一场):此时大部分听众都精神饱满、兴致盎然。一般都预留给最重要的演讲者或赞助最多的公司代表,要充分利用这个好时段达到“绕梁三日”的PPT/Presentation效果。

    困难时段:礼物悬赏、集中火力、预热互动。

    礼物悬赏:比如我在1次互联网大会上午饭前的某次PPT,此时大部分听众都心神不宁,开始惦记午饭吃什么了。所以,此时演讲者应该突出重点、适可而止,不要试图喋喋不休地把事先准备的全部灌输给听众。对于临场把控能力强的演讲者,也可以出奇招把听众的注意力拉回来。比如2010年某次互联网大会上午饭前的最后一场演讲,演讲者面对台下听众的交头接耳,骚动不安,抛出一个包袱“我的演讲结束后有个小奖品——iPad”。当时iPad非常炙手可热,许多果粉都要托人从香港、美国带回来,所以听众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演讲者接着说:“只要任何一位听众在听完我的演讲后,能回答出一个和演讲内容相关的问题。”听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全神贯注地开始听下去。

    集中火力:当然,演讲者也很老到,不试图面面俱到,快刀斩乱麻地比规定时间提前了几分钟结束了演讲,然后提问,从数十位踊跃回答的听众中选取了一位幸运听众,圆满结束了这次困难时段的演讲。

    预热互动:此时听众刚刚饱餐一顿,很容易昏昏欲睡。这个时段开始的PPT/Presentation,最好先预热一下。可以先讲一个和演讲主题相关的趣闻轶事,或者做一个简单的与演讲主题相关的小调查。通过这样简短的热身,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会被激发起来,开始进入状态,聆听你的演讲。

    3.房间大小/形状房间因素主要是考虑房间大小和形状,如图1-20所示。

    房间大小:房间大小最好能适中,房间过大会显得很空旷,不利于沟通。如果一个大房间里面稀稀落落坐了少数听众,这样的氛围对演讲者是不太有利的。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经验的演讲者会尽量邀请听众都坐到靠前的位置,便于演讲者和听众的沟通互动。如果碰到房间过小过于局促的情况,那么最好把PPT/Presentation的时间压缩得更加紧凑一点,否则在过于局促的环境内待久了,演讲者和听众的效率都会下降。

    房间形状:过于狭长的房间是不太利于双向沟通的,许多传统企业的会议室经常是这么设计的,在这样的场境下演讲者事先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有太多的双向互动问答,实际的效果可能不会那么完美。反之,如果是方形的或者水平型的会议室,演讲者和听众的双向互动问答就比较容易展开。

    4.座位安排座位安排一般有4种类型——大礼堂型、会议室型、课堂型、工作组型,如图1-21所示。

    大礼堂型(Auditorium):各类大型的产品发布会、行业大会等,最经典的就是乔布斯的iPhone产品发布大会。这样的大礼堂现场不太适合开展一对一的互动问答,所以演讲者必须事先做足功课,确保PPT有观点、有内容,视觉设计有冲击力,避免小字号文字,并且最好使用深颜色作为背景色,提升演讲的舞台感效果。

    会议室型(Boardroom):职场中最常见的一种位置安排,既可以由演讲者来主导PPT/Presentation,也可以由演讲者激发听众之间的讨论,听众可以比较方便地与各个位置的其他参会者进行讨论互动。

    课堂型(Classroom):培训型PPT的座位布置常用课堂型。这样的布置比较适合演讲者(如老师)和听众(如学生)的互动,演讲者可以提问、与听众进行互动。但是听众之间的互动不太容易开展,所以如果你要准备一场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型的Presentation,这样的座位布置就不是最合理的,下面的工作组型座位安排更适合。

    工作组型(Workgroup):工作组型座位安排比较适合既需要演讲者和听众有互动,又需要听众之间有互动的Presentation场合,比如讨论型(Discussion) Presentation。这样的座位布置比较容易激发大家的讨论、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地讨论解决问题。

    5.其他设备现在的Presentation涉及的设备越来越多种多样。

    (1)视觉相关设备:从可以随时用笔写写画画的Flip Chart(活动翻页夹)、白板,到各种型号的投影仪。

    (2)听觉相关设备:音响、话筒(有线话筒、无线话筒)。

    (3)演讲者用的翻页器、激光笔。

    (4)网络连接:如有必要,可以随时连接到网络,演示视频或者在线应用系统等。

    (5)视频会议系统、电子白板等。

    在重要的Presentation开始之前,非常有必要提早到会场落实这些设施的可用性。2010年我给某世界500强的朋友做PPTology的培训,结果花了30分钟才搞定投影仪的输出,也许是设备过于先进复杂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怎么都输出不了视频信号。好在我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培训现场,等满头大汗地搞定了投影仪,听众也都基本到位了。可想而知,如果是掐着时间到PPT/Presentation现场,那天肯定会比较狼狈。

    除了上述的时间、房间、座位、设备因素之外,在重要的PPT场合还有其他的因素也不可不察,比如此次PPT/Presentation是主场还是客场、现场的灯光环境如何等。细节决定成败啊!

    1.3.2 PPT的3种血型:A型、B型和O型

    在制定PPT策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PPT的风格,是选择专业精炼型、气势磅礴型还是信息密集型?如图1-22所示。

    您是否知道PPT其实也有“血型”之分吗?根据目的、听众和场境的不同,PPTology把商业世界中PPT分为3种类型——A型、B型、O型,如图1-23所示。

    A型PPT(Auditorium,大礼堂型):如大会主题演讲等。

    B型PPT(Boardroom,会议室型):如日常工作汇报/项目提案/商业计划书等。

    O型PPT(wOrd/repOrt,Word报告型):如咨询研究报告/培训课件等。

    图1-24所示是不同“血型”PPT的示例。

    明确了PPT的“血型”,我们才能制定最佳的PPT构思、设计和演绎策略。如果把A型PPT的设计、演绎策略用于B型或O型,就会有哗众取宠之嫌;而如果把B型PPT的设计、演绎策略用于A型,就比较缺乏感染力;而如果把O型PPT的策略用于A型、B型,那么听众肯定会昏昏欲睡。

    比如,同样一张饼图,在A型/B型/O型PPT中就有完全不同的设计演绎方式和风格,如图1-25所示。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