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出版社《C和C++程序员面试秘笈》一书中的第1章,第1.1节,作者: 董山海,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C和C++程序员面试秘笈考点: 两个变量的值的交换方法
出现频率:
【解析】
请参考以下C++程序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swap1(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使用局部变量temp完成交换 a = b; b = temp; }; void swap2(int& a, int& b) { a=a+b; //使用加减运算完成交换 b=a-b; a=a-b; }; void swap3(int& a, int& b) { a^=b; //使用异或运算完成交换 b^=a; a^=b; }; int main(void) { int a1 = 1, b1 = 2; int a2 = 3, b2 = 4; int a3 = 5, b3 = 6; int a = 2147483647, b = 1; swap1(a1, b1); //测试使用临时变量进行交换的版本 swap2(a2, b2); //测试使用加减运算进行交换的版本 swap3(a3, b3); //测试使用异或运算进行交换的版本 printf("after swap...\n"); printf("a1 = %d, b1 = %d\n", a1, b1); printf("a2 = %d, b2 = %d\n", a2, b2); printf("a3 = %d, b3 = %d\n", a3, b3); swap2(a, b); printf("a = %d, b = %d\n", a, b); return 0; }``` 以上的C++程序中有3个swap函数,都是采用引用传参的方式。 swap1()采用的是我们在许多教科书里看到的方式,用一个局部变量temp保存其中一个值来达到交换目的。当然,这种方式不是本题要求的答案。 swap2()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加减算法来达到交换a、b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做a+b和a-b运算时可能会导致数据溢出。 swap3()采用了按位异或的方式交换a、b。按位异或运算符“^”的功能是将参与运算的两数各对应的二进制位相异或,如果对应的二进制位相同,则结果为0,否则结果为1。这样运算3次即可交换a、b的值。 代码第31~32行做了调用3种swap函数的举例,注意第40行的调用,这里在swap2函数栈中的运算会有数据溢出发生。我们知道,在32位平台下,int占4个字节内存,其范围是-2147483648~2147483647,因此2147483647加1就变成了-2147483648。不过通过运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产生了溢出,但是交换操作依然是成功的。下面是程序运行结果。after swap…a1 = 2, b1 = 1a1 = 4, b1 = 3a1 = 6, b1 = 5a1 = 1, b1 = 2147483647`
相关资源:C和C 程序员面试秘笈完整版-董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