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简介1.1本书范围1.2自动化引论1.3机器人演变1.4机器人应用的发展1.4.1汽车工业1.4.2汽车零部件1.4.3其他领域1.4.4未来的增长点1.5机器人与就业第2章工业机器人2.1机器人的结构2.1.1关节臂型2.1.2SCARA型2.1.3直角坐标型2.1.4并联型2.1.5圆柱坐标型2.2机器人的性能2.3机器人的选型2.4机器人的好处2.4.1对系统集成商的好处2.4.2对终端用户的好处第3章自动化系统组件3.1搬运设备3.1.1输送机3.1.2离散输送车3.1.3工件喂料设备3.2视觉系统3.3工艺设备3.3.1焊接3.3.2喷涂3.3.3粘接和密封3.3.4切削和材料去除3.4抓手和工具转换器3.5工装与夹具3.6装配自动化组件3.7系统控制3.8安全与防护3.9小结第4章典型应用4.1焊接4.1.1弧焊4.1.2点焊4.1.3激光焊接4.2调配4.2.1喷涂4.2.2涂胶和密封4.3加工4.3.1机械切割4.3.2水切割4.3.3激光切割4.3.4磨削与去毛刺4.3.5抛光4.4搬运与机床上下料4.4.1铸造4.4.2注塑4.4.3冲压与锻造4.4.4机床上下料4.4.5测量、检验与测试4.4.6码垛4.4.7包装与拣选4.5装配第5章机器人方案设计5.1确定应用参数5.2初步方案设计5.2.1弧焊5.2.2机床上下料5.2.3码垛5.2.4包装5.2.5装配5.2.6其他应用5.3控制与安全5.4测试与仿真5.5方案细化第6章说明书的准备6.1说明书的功能要素6.1.1概述6.1.2自动化方案6.1.3需求6.2供货范围6.2.1需方提供6.2.2安全6.2.3周边配套服务6.2.4项目管理6.2.5设计6.2.6制造和装配6.2.7出厂测试6.2.8运输6.2.9安装和调试6.2.10最终测试和验收6.2.11守护人员6.2.12培训6.2.13文档6.2.14保修6.2.15其他条款6.3验收标准6.4附信6.5小结第7章经济性评价7.1机器人的好处7.1.1减少操作成本7.1.2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7.1.3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7.1.4提高生产量7.1.5提高产品制造的柔性7.1.6减少原料浪费并增产7.1.7遵守安全规则,提高工作场所的卫生和安全程度7.1.8减少劳动力流动和招聘工人的困难7.1.9减少资金成本7.1.10为高价值的制造业节省空间7.2快速经济分析7.2.1计算应该多保守7.2.2什么是技术风险7.2.3方案是否具有柔性7.2.4谁是投资的驱动者7.2.5解决方案过时了吗7.2.6竞争能力7.2.7公司对自动化的态度7.2.8项目实施还是不实施7.3明确成本节省7.3.1质量成本节省7.3.2减少劳动力周转和旷工7.3.3卫生和安全7.3.4占地面积节省7.3.5其他节省7.4经济性评价7.5合理预算第8章成功实施8.1项目计划8.2供应商的选择8.3系统的构建和验收8.4安装和调试8.5操作和维护8.6员工和供应商的参与8.6.1供应商8.6.2生产人员8.6.3维护人员8.7避免问题8.7.1项目方案8.7.2项目启动8.7.3系统设计和制造8.7.4实施8.7.5操作8.8小结第9章结论9.1自动13化战略9.2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