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Python》——3.16 练习

    xiaoxiao2024-03-09  125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Python》一书中的第3章,第3.16节,作者[美]Allen B. Downey,赵普明 译,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3.16 练习

    练习3-3

    Python提供了一个内置函数len,返回一个字符串的长度。所以len('allen')的值是5。

    编写一个函数right_justify,接收一个字符串形参s,并打印出足够的前导空白,以达到最后一个字符显示在第70列上。

    >>> right_justify('allen')                                    allen

    练习3-4

    函数对象是一个值,你可以将它赋值给变量,或者作为实参传递。例如do_twice是一个函数,接收一个函数对象作为实参,并调用它两次:

    def do_twice(f):    f()    f()

    下面是一个使用do_twice来调用一个print_spam函数两次的示例:

    def print_spam():    print 'spam' do_twice(print_spam)

    1.将这个示例存入脚本中并测试它。

    2.修改do_twice,让它接收两个实参,一个是函数对象,另一个是一个值,它会调用函数对象两次,并传入那个值作为实参。

    3.编写一个更通用的print_spam,叫做print_twice,接收一个字符串形参,并打印它两次。

    4.使用修改版的do_twice来调用print_twice两次,并传入实参'spam'。

    5.定义一个新的函数do_four,接收一个函数对象与一个值,使用这个值作为实参调用函数4次。这个函数的函数体应该只有两个语句,而不是四个。练习3-5

    这个练习可以只用语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语言特性实现。

    1.编写一个函数,绘制如下的表格:

    提示:

    要在同一行打印多个值,你可以使用逗号分隔不同的值: print '+','-' 如果值序列的结尾有一个逗号,Python不会换行,所以后面的打印语句会出现在同一行。 print '+', print '-' 这两个语句的输出是'+ -'。

    2.编写一个函数绘制类似的表格,但有4行4列。

    相关资源: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python pdf 高清完整版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