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测试手册(第2版)》一第1章 什么造就了可用性1.1 “可用”究竟是什么...

    xiaoxiao2024-03-18  131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可用性测试手册(第2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1节,作者【美】Jeffrey Rubin(鲁宾) , Dana Chisnell(切斯尼尔),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第1章 什么造就了可用性

    可用性测试手册(第2版)是什么让产品或服务可用?

    可用性是很多产品都拥有的品质,但更多的产品缺乏可用性。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如历史、文化、组织架构、金融以及其他原因,这不是本书的讨论范围。好在,仍然有一些通用并可靠的方法可以来评估哪些设计是可用的,哪些不是,并且评判怎样优化设计可以让一个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用性,让产品足以在市场立足甚至蓬勃发展。

    看上去似乎很难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可用性,因为除非你有一个突破性的可用性范例,可以切实地推动销售(很容易想起苹果公司iPod的案例),否则缺乏或丧失可用性仅仅只是一个问题。想象一下顾客想要在你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上买东西。他们与网站的对话可能是这样的:我找不到想要的东西啊。好吧,我找到了想要的东西,但是我不知道卖多少钱。还有现货吗?能运送到我想要的地方吗?我花费这么多可以免运费吗?几乎每一个尝试在网上购物的人都遭遇过类似的问题。

    网站的可用性问题非常容易指摘(毕竟网站那么多),但是人们每天会遭遇无数其他的难以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你知道怎么用你的闹钟的所有功能吗?手机呢?数码摄影机呢?当你使用自助贩卖机时,根据他们的语音提示做选择容易吗?

    1.1 “可用”究竟是什么

    大部分时候,产品使用时没有挫败感就具备可用性了。正如本书中所述可用性测试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我们需要依托于可用性的定义,即当产品或服务真正可用时,用户可以用他们自己觉得可行的方式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没有阻碍、犹豫或疑问。

    但在我们开始定义和探讨可用性测试之前,先谈一谈可用性的概念及其特质。一个产品或服务想要具有可用性,它应该是有用的、高效的、有效的、令人满意的、易学的以及可达的。

    有用(usefulness)描述的是产品促成用户达成目标的程度,以及用户想使用产品的意愿评价。没有意愿,其他衡量标准都没有意义,因为产品都是摆在货架上任人挑选的。如果一个产品容易使用,容易学习,甚至用起来也令人满意,但是没办法让一个用户达成具体的目标,就算它是免费的也没有用。有趣的是,有用这件事在实验室的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在产品研发的早期,通常是由市场团队来明确哪些产品或系统功能是用户想要和需要的,影响可用性的其他因素甚至完全没有考虑。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考虑,开发团队想要站在用户视角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可能只是简单的猜测,更有甚者把自己作为用户。这是系统导向的设计经常发生的事情。

    高效(efficiency)是指准确完整地完成用户目标的敏捷性,通常是一种时间上的衡量。举个例子,你可能会设置一个可用性测试的基准是“95%的用户可以在10分钟内下载完软件。”

    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指一个产品在多大程度上能以用户预期的那样运行,以及用户使用它来完成想要的事情的难易程度。这个通常以定量的出错率来衡量。正如测量效率一样,有效性的可用性测试也需要以一定百分比的用户量来做依据。以高效的案例作延伸,测试基准的描述可能是“95%的用户在第一次尝试后就可以正确下载软件”。

    易学性(learnability)是有效性的一部分,和用户操作系统的能力有关,这种能力水平的定义要经过一定量以及一段时间的训练(也可能根本没有时间)。易学性通常也指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不活跃的用户重新学习使用系统的能力。

    满意度(satisfaction)是指用户对产品的知觉、感受和想法,通常由书面及口头的问卷来收集。当产品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更佳的满意度时,用户使用产品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一般情况下,要求用户对试用产品进行评价和排名,进而暴露问题的本质。

    可用性的目标和宗旨就是将上述特性以可测量的方式来定义。然而要注意的是,让产品足够可用,绝不是单纯地生成一串使用和满意度的数字。当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产品是否“起作用”时,同样也有一个独特的定性的因素衡量产品可用性如何,这是难以用数据量化来做出判断的。行为数据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定性因素则影响如何解释行为数据才能够解决问题。任何医生都能够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和脉搏。但解释这些数据并给每一位特定的病人推荐合适的疗程,才是医生真正的价值所在。为了设计有效的疗程,判断可能引发问题的多个不同原因,并找出哪些有可能是特殊情况,这通常意味着要看得更远,远超单个个体数据。没有经过训练的双眼可能会错过这些细微的差别。

    可达性(accessibitity)和可用性相伴而生。就最广义的理解来说,人们会觉得可达性说的是可以通过产品来完成目标。但本书中谈及可达性时,指的是对于身有残疾的人来说,产品如何更加可用。为身有残疾的用户改善产品可用性,或为了某种处于特殊情况下的用户改善,抑或是两者都考虑,这种做法通常也会让没有残疾的用户获益。为了残障人士考虑可达性可以使设计清晰简洁,对于那些遇到临时的限制(如受伤)或情景的人也有益处(如注意力分散、糟糕的环境条件、光线太亮或是不够亮)。有很多的工具以及指南可以帮你进行可达性设计(与本书同步的网站上有很多可达性资源链接(访问www.wiley. com/go/usabilitytesting可以获得更多信息)。你应该更加熟悉可达性的最佳范例,以便在组织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时,可以与可用性测试以及其他方法共同运用。

    可用性和可达性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CD)的众多准则中的一部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包含很多方法以及技巧,在本章后面的部分我们会谈到。反过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来源于更大更全面的概念,叫作体验设计。顾客可能会在你的网站上完成购买过程,但是如何与之后的事情紧密配合,如商品的运输、保养、售后服务,抑或是退货?你的组织如何支持研究并决定购买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体验设计的重要环节。

    这让我们继续回到可用性这个话题。

    真正的可用性是看不见的。如果事情运行顺利,你根本不会注意到它。就像如果房间里面温度适宜,那么没有人会抱怨。但产品的可用性通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你的产品可用性如何?就算用户可以完成目标,产品是否还能提升可用性?值得提升吗?

    大部分可用性专业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如何排除设计问题,让用户的挫败感最小化。这真的是一个值得称颂的目标!但是你要知道,要让使用产品的每一位用户都达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对于用户达成目标来说,这是用户体验中影响非常小的一部分,并且就算有定量的方法可以测试产品的可用性,有一些东西的可用性也是没有办法衡量的。只能衡量产品有多么的不好用:用户使用一件东西的时候会遇到多少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什么,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在设计的迭代过程中,只有通过综合评估的方法,如可用性测试,才有可能让产品和服务更加有用、好用,甚至令人欣喜。

    相关资源:可用性测试手册(研究设计指导、执行指导)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