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档是MongoDB最核心的概念,本质上是一种类JOSN的BSON格式的数据。 BSON是一种类JSON的二进制格式数据,它可以理解为在JSON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数据类型,包括日期、int32、int64等。 BSON是由一组组键值对组成,它具有轻量性、可遍历性和高效性三个特征。可遍历性是MongoDB将BSON作为数据存储的主要原因。
{ field1:value1, field2:value2, field3:value3, field4:value4, }2、使用MongoDB文档时需要注意: MongoDB中写操作的原子性限制在文档级别,对文档的保存、修改、删除等都是原子操作。 单个文档占用的存储空间不能超过16MB MongoDB会尽量保持文档被插入时键值对的顺序。 3、文档键的命名需要注意: _id是系统保留的关键字,他是默认的主键,该值在集合中必须唯一,且不可更改。 键不能包含\0或空字符,这个字符用于表示键的结尾。 不能用$开头。 不能包含.(点号)。 键是区分大小写的且不能重复的 4、集合 把一组相关的文档放在一起组成了集合,如果将MongoDB的一个文档比喻成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行,那么一个集合就相当于一张表。 MongoDB的集合是模式自由的,一个集合里的文档可以是各式各样的。 5、集合命名需要注意: 集合名不能是空字符串 集合名不能含有\0字符(空字符),该字符表示集合名的结尾。 集合名不能以"system."开头,此前缀是系统本身保留的。 集合名中不能包含$字符(注:可包含.) 6、数据库 多个文档组成集合,多个集合组成数据库。一个MongoDB实例可以承载多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有独立的权限,在磁盘上,不同数据库也可放置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启动时加directoryperdb选项)。 7、数据库命名注意: 不能是空字符串 不能以$开头 不能包含.(点号)和空字符串 数据库名字区分大小写(建议数据库名全部使用小写) 数据库名长度最多64字节 不能与系统保留的数据库名字相同,比如:admin\local\config 8、命名空间 把数据库名添加到集合名字前面,中间用点号连接,得到集合的完全限定名,就是命名空间,例如:jk.blog 需要说明的是点号可以出现在集合名字中,例如:jk.blog.posts、jk.blog.authors,可以将posts和authors集合看作是blog集合的子集合。 使用子集合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组织数据,使数据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相关资源:敏捷开发V1.0.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