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软件测试技术实战:设计、工具及管理》一书中的第1章,第1.4节本章总结,作者顾翔,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4 本章总结
1.4.1 介绍内容
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术语。冒烟测试。回归测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Alpha测试。Beta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软件工程模型。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螺旋模型。软件测试模型。V模型。W模型。X模型。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步骤。软件缺陷管理。测试用例。软件测试类型。功能测试。易用性测试(用户体验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相容性测试。可移植性测试。可维护性测试。数据与数据库完整性测试。本地化测试。文字测试。发布测试。软件测试曲线。软件的杀虫剂现象。软件测试的七条基本原则。
原则1:软件测试显示存在缺陷。原则2:穷尽软件测试是不可行的。原则3:软件测试尽早介入。原则4:缺陷集群性。原则5:杀虫剂悖论。原则6:软件测试活动依赖于软件测试背景。原则7:不存在缺陷(即有用系统)的谬论。验证(Verification)与确认(Validation)的区别。1.4.2 案例案例
所在章节
案例1-1:函数级别黑盒测试
1.1.2-4黑盒测试(Black Box Testing)
案例1-2:单元测试
1.1.2-5单元测试(Unit Testing)
案例1-3:集成测试
1.1.2-6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
案例1-4:测试用例的书写
1.1.8-2测试用例案例
案例1-5:功能测试
1.1.9-1功能测试
案例1-6:易用性测试
1.1.9-2易用性测试(用户体验性测试)
案例1-7:电信系统软件的可靠性
1.1.9-3可靠性测试
案例1-8:Web系统的性能测试
1.1.9-4性能测试
案例1-9:黑客侵入
1.1.9-5安全性测试
案例1-10:XSS注入
1.1.9-5安全性测试
案例1-11:SQL注入
1.1.9-5安全性测试
案例1-12:设备接口兼容性
1.1.9-6兼容性测试
案例1-13:屏幕分辨率测试
1.1.9-6兼容性测试
案例1-14:网络设备移植测试
1.1.9-7可移植性测试
案例1-15:代码可维护性测试
1.1.9-8可维护性测试
案例1-16:产品的可测试性
1.1.9-8可维护性测试
案例1-17:根据软件杀虫剂现象进行测试计划调整
1.1.11软件的杀虫剂现象
案例1-18:缺陷集群性
1.2.4原则4:缺陷集群性
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异步社区观点。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译者、出处,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