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Python(第2版)》——1.8 术语表

    xiaoxiao2024-05-18  117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Python(第2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8节,作者[美] Allen B. Downey,赵普明 译,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8 术语表

    问题求解(problem solving):总结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以及表达解决方案的过程。

    高级语言(high-level language):设计来方便人们读写的编程语言,如Python。

    低级语言(low-level language):设计来方便计算机执行的编程语言,也被称为“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可移植性(portability):程序的一种属性:可以在多种类型的计算机上运行。

    解释器(interpreter):一个读取其他程序并执行其内容的程序。

    提示符(prompt):解释器显示的文字,提示用户已经准备好接收用户的输入。

    程序(program):一系列代码指令的集合,指定一种运算。

    print语句(print statement):一个指令,可以通知Python解释器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值。

    操作符(operator):一种特殊符号,用来表达加法、乘法或字符串拼接等简单运算。

    值(value):程序操作的数据基本单位,如一个数字或一个字符串。

    类型(type):值的类别。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见过的类型有整数(int)、浮点数(float)和字符串(str)。

    整型(integer):用来表示整数的类型。

    浮点型(floating-point):用来表示带小数部分的数的类型。

    字符串(string):用来表示一串字符的类型。

    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自然演化而来的人们所说的语言。

    形式语言(formal language):人们设计为某些特定目的(如表达数学概念或者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任何一种语言。所有编程语言都属于形式语言。

    记号(token):程序的语法结构的最基本单位,类似于自然语言中的词。

    语法(syntax):用于控制程序结构的规则。

    语法分析(parse):检查程序并分析其语法结构。

    bug:程序中的错误。

    调试(debugging):发现和纠正bug的过程。

    相关资源:敏捷开发V1.0.pptx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