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技术解析与实战》——导读

    xiaoxiao2024-06-06  103

    前言

    2017年2月,TensorFlow的首届开发者峰会(2017 TensorFlow Dev Summit)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在会上,谷歌公司宣布正式发布TensorFlow 1.0版本。本书就是基于最新的1.1.0版本来介绍TensorFlow的技术解析和实战。

    人工智能大潮来了。2016年,AlphaGo击败围棋大师李世石后,人工智能的应用仿佛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在科技潮流的大环境中,现在硅谷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雇用既懂理论(思考者)又懂编程(执行者)的工程师。思考者的日常工作是阅读文献以求产生思路,而执行者则是编写代码来实现应用。但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学习机器学习是将思考者和执行者相结合的最快途径。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是高级计算智能最宽泛的概念,机器学习是研究人工智能的一个工具,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是目前研究领域卓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深度学习的框架有很多,而TensorFlow将神经网络、算法这些平时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知识,组织成一个平台框架,集合了神经网络的各个算法函数组成一个工具箱,让广大工程师可以专心建造自己的目标领域的“轮子”,而且TensorFlow是基于Python语言的,极易上手,这些优势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工程师。

    我曾经也是一名前后端开发工程师,更专注于后端工程方向,而潜心研究深度学习和TensorFlow后,我被TensorFlow深深地迷住了。我发现它对各行各业将会有很深远的影响,并且会大大地解放劳动力。

    与传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实现产品需求或者设计高可用性架构不同,深度学习让人总结和抽象人类是怎样理解和看待问题的,并把这种方式教给机器。例如,在AlphaGo的研究中,人们需要先抽象出人类思考围棋的方式,然后将这种方式抽象成算法,并且配合人类大脑构造中神经网络的传输来实现这些算法。这时,工程师不会再写实现业务需求的逻辑代码,而是深度学习中将神经网络的“黑盒”和模型效果非常好却缺乏“可解释性”的特性相结合,在次次实验中尽量找出规律。记得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宣布登月计划时曾说:“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困难。”今天,我相信,所有致力于人工智能方向的工程师之所以自豪地去研究,也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困难。我们研究它,是因为立足于现在这个点往前看,我们看不到已经建好的高楼大厦,看到的是一片等待我们去发掘的空旷的大地,而这个发掘过程需要的是十足的远见、决心、勇气和信心。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深度学习的资料英文的居多,在理解上走了不少弯路。我把学到的知识和原理用心整理并用文字表述出来,写成这本书,希望能帮助没有接触过深度学习的广大程序员迅速上手,而不再被英文阅读理解挡在门外。说实话,TensorFlow的文档以及API接口是比较抽象的,再加上有一些从工程方向转入深度学习的人以前没有过深度学习的经验,所以如果带着工程类程序研发的思维去学习,甚至是实现业务逻辑需求的思维去学习,效果会很差。我希望这本书能为读者呈现一个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TensorFlow,使读者迅速走入深度学习的世界。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为了能充分挤出时间,深夜当我困倦时,我常常让自己以最不舒服的方式入睡,希望能尽量少睡,以此增加仔细钻研的时间。有时我还会打开电视,将音量设置为静音,感受房间中电视背景光闪烁的动感,以此提醒自己时间的流动。刚开始我会坐在工作台前写作,累了又会抱着笔记本坐在床上继续写作,有时会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地睡着,凌晨三四点钟又醒来,感受黑夜里的那片安宁,心情顿时平静,再次投入到钻研中。每每有灵感,都非常激动;每每再次深入一个概念,增删易稿,把原理逼近真相地讲透,都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1.1 什么是人工智能1.2 什么是深度学习1.3 深度学习的入门方法1.4 什么是TensorFlow1.5 为什么要学TensorFlow1.6 机器学习的相关赛事1.7 国内的人工智能公司1.8 小结

    第2章 TensorFlow环境的准备2.1 下载TensorFlow 1.1.02.2 基于pip的安装2.3 基于Java的安装2.4 从源代码安装2.5 依赖的其他模块2.6 小结

    第3章 可视化TensorFlow[3.1 PlayGround]()[3.2 TensorBoard[2]]()[3.3 可视化的例子]()[3.4 小结]()

    [第4章 TensorFlow基础知识]()[第5章 TensorFlow源代码解析]()[第6章 神经网络的发展及其TensorFlow实现]()[第7章 TensorFlow的高级框架]()[第二篇 实战篇]()[第8章 第一个TensorFlow程序]()[第9章 TensorFlow在MNIST中的应用]()[第10章 人脸识别]()[第11章 自然语言处理]()[第12章 图像与语音的结合]()[第13章 生成式对抗网络]()第三篇 提高篇第14章 分布式TensorFlow第15章 TensorFlow线性代数编译框架XLA第16章 TensorFlow Debugger第17章 TensorFlow和Kubernetes结合第18章 TensorFlowOnSpark第19章 TensorFlow移动端应用第20章 TensorFlow的其他特性第21章 机器学习的评测体系

    相关资源:敏捷开发V1.0.pptx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