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总结

    xiaoxiao2025-07-10  11

    报名科目:软件设计师(软考)等级:中级考试时间:2019年5月知识准备:

        软件设计师教程(第四版) + 软件设计师考试同步辅导。19年1月份入手(借来的)。     跨步软考(APP):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还有解析,只有安卓手机可以,没有安卓手机的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个虚拟器。最好打印纸质试卷。    

    刷书:

        1.软件设计师教程(第四版),小组过了两遍。第一遍和视频一起,看完一遍后做题。开始第二遍了就知道考的内容是什么了,小组成员分配,讲的比较细。总体来说第一遍时间比较长,按理说不应当第一遍快吗?那是因为第一遍我们还加上了看视频。     2.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小组成员分配事半功倍!!!     3.代码题和计算题不深入!这也直接导致,上午的考试(软考分上午(基础知识)和下午(实际应用或论文分析)),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基础知识不扎实啊。学习不深入!!

    考试:

        上午:全是选择题,基本知识+英语翻译(类似完形填空)。教程多刷几遍的话,这块应该能拿高分。至于考点,书上都有说明。    下午:类图、用例图、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等等。由于根据项目自学过,这次软考学习小组探讨的比较深入,感觉会比自己预想的得的分数要好。

    总结:

        1.基础知识很重要:如果你只会写代码,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足,可能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大神。     2.时间安排:全日制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时间只够小组成员分配的任务,时间安排的不好。     3.心态:这可能是心态最轻松的一次考试之一,考完了如释重负,管它及格不及格,试卷已经交上去了,忧伤也成定局,何不开心点。     4.难度:个人觉得,软考(软件设计师)上半年会比下半年的坑多,之前刷过的题也是下半年的大题前三道题中就能找到,非常好找。     5.总结:基础知识很重要,特别是工作后,更应该回过头有时间看看基础知识。当然,看过的未必能记下来,但绝对会增长你的经验。毕竟,计算机不是背书,重要的是对问题预判、调查、解决的过程。对于一些抱着考证没有用心态的童鞋,还是觉得多一证比少一证好一些,而且能“鞭策”自己多读读书(这才是重点)。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