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ZooKeeper 实现爬虫集群的监控

    xiaoxiao2025-10-09  9

    ZooKeeper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协调服务,ZooKeeper框架最初是在“Yahoo!"上构建的,用于以简单而稳健的方式访问他们的应用程序。 后来,Apache ZooKeeper成为Hadoop,HBase和其他分布式框架使用的有组织服务的标准。 例如,Apache HBase使用ZooKeeper跟踪分布式数据的状态。ZooKeeper 的设计目标是将那些复杂且容易出错的分布式一致性服务封装起来,构成一个高效可靠的原语集,并以一系列简单易用的接口提供给用户使用。

    ZooKeeper 通常用于:命名服务、配置管理、集群管理、分布式协调/通知、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等等。

    各个爬虫的节点通过注册到 ZooKeeper 从而实现爬虫集群的管理。NetDiscovery 正是借助了 ZooKeeper 的特性来监控爬虫集群。

    NetDiscovery 是一款基于 Vert.x、RxJava 2 等框架实现的通用爬虫框架。它包含了丰富的特性。

    爬虫集群的监控

    NetDiscovery 包含了 Spider 和 SpiderEngine。 Spider 用于实现爬虫的业务逻辑,Spider 可以添加到 SpiderEngine,由 SpiderEngine 来管理各个 Spider 的生命周期。

    但是 SpiderEngine 部署到每一个节点之后,SpiderEngine 如何进行监控和管理呢?

    可以将 SpiderEngine 在运行时,先注册到 ZooKeeper。(需要事先在 ZooKeeper 集群创建 /netdiscovery 节点)

    /** * 启动SpiderEngine中所有的spider,让每个爬虫并行运行起来。 * */ public void run() { if (Preconditions.isNotBlank(spiders)) { registerZK(); ......   } } /** * 将当前 SpiderEngine 注册到 zookeeper 指定的目录 /netdiscovery 下 */ private void registerZK() { if (Preconditions.isNotBlank(zkStr) && useZk) { log.info("zkStr: {}", zkStr); RetryPolicy retryPolicy = new ExponentialBackoffRetry(1000,3); CuratorFramework client = CuratorFrameworkFactory.newClient(zkStr, retryPolicy); client.start(); try { String ipAddr = InetAddress.getLocalHost().getHostAddress() + "-" + defaultHttpdPort +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 nowSpiderEngineZNode = "/netdiscovery/" + ipAddr; client.create().withMode(CreateMode.EPHEMERAL).forPath(nowSpiderEngineZNode,nowSpiderEngineZNode.getBytes()); } catch (UnknownHos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另外,需要使用 NetDiscovery Monitor 的 CuratorManager 类。 它借助 Zookeeper 的 Watcher 机制,监听已经注册到 /netdiscovery 这个父 zNode 下的各个子 zNode ,也就是各个 SpiderEngine。

    Watcher机制是指 ZooKeeper 客户端向 ZooKeeper 服务器注册 Watcher 的同时,会将 Watcher 对象存储在客户端的 WatchManager 中。ZooKeeper 服务器触发 Watcher 事件后,会向客户端发送通知,客户端线程从 WatchManager 中回调 Watcher 执行相应的功能。

    /**

    * 当前所监控的父的 zNode 下若是子 zNode 发生了变化:新增,删除,修改

    * <p>

    * 下述方法都会触发执行

    *

    * @param 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WatchedEvent event) {

    List<String> newZodeInfos = null;

    try {

    newZodeInfos = client.getChildren().usingWatcher(this).forPath("/netdiscovery");

    //根据初始化容器的长度与最新的容器的长度进行比对,就可以推导出当前 SpiderEngine 集群的状态:新增,宕机/下线,变更...

    //哪个容器中元素多,就循环遍历哪个容器。

    if (Preconditions.isNotBlank(newZodeInfos)) {

    if (newZodeInfos.size()>allZnodes.size()){

    //明确显示新增了哪个 SpiderEngine 节点

    for (String nowZNode:newZodeInfos) {

    if (!allZnodes.contains(nowZNode)){

    log.info("新增 SpiderEngine 节点{}", nowZNode);

    }

    }

    }else if (newZodeInfos.size()<allZnodes.size()){

    // 宕机/下线

    // 明确显示哪个 SpiderEngine 节点宕机/下线了

    for (String initZNode : allZnodes) {

    if (!newZodeInfos.contains(initZNode)) {

    log.info("SpiderEngine 节点【{}】下线了!", initZNode);

    // 如果有下线的处理,则处理(例如发邮件、短信等)

    if (serverOfflineProcess!=null) {

    serverOfflineProcess.process();

    }

    }

    }

    }else {

    // SpiderEngine 集群正常运行;

    // 宕机/下线了,当时马上重启了,总的爬虫未发生变化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allZnodes = newZodeInfos;

    }

    所以需要单独运行一个进程,例如:

    public class TestCuratorManag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ratorManager curatorManager = new CuratorManager();

    curatorManager.start();

    }

    }

    下图反映了 ZooKeeper 如何监控 SpiderEngine 集群。

    总结

    爬虫框架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fengzhizi715/NetDiscovery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ZooKeeper 来监控爬虫的集群。未来,NetDiscovery 还会增加更为通用的功能。

    该系列的相关文章:

    Java 通用爬虫框架中多线程的使用

    Disruptor 实践:整合到现有的爬虫框架

    从API到DSL —— 使用 Kotlin 特性为爬虫框架进一步封装

    使用Kotlin Coroutines简单改造原有的爬虫框架

    为爬虫框架构建Selenium模块、DSL模块(Kotlin实现)

    基于Vert.x和RxJava 2构建通用的爬虫框架

    最后推荐一款公益小程序:

    这是一款由一位宝爸为自己孩子开发的小程序,主要包括舒尔特方格(以最短时间按顺序指出所以数字,注意力训练)、加减法和乘法口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题难度和出题数量,有错题重做功能。针对国内幼升小的实际情况,还有针对性的 20 以内加减法运算。使用简单方便,可以在家里、公车上、火车上、候车室等场所使用,可用于奖惩。公益性质,完全免费,无广告!

    关注【Java与Android技术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扫码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