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真的会悲剧吗

    xiaoxiao2022-06-27  184

    课堂回顾: 你好,昨天我们讲到了“公地的悲剧”的概念,但是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公地真的会产生经济学教科书所预言的那些悲剧吗? 我今天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不算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她就是不信邪,她就是要在理论上面较真,最后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所以今天的课,你不仅能学到经济学,你还能学到逆向思维的重要性,还有实事求是是多么的重要。 1. 三种“公地的悲剧”模型 在经济学里面通常有三个不同的模型,来刻画“公地的悲剧”这种现象。 你还记得吗?亚当·斯密的名言是,我们不需要关注公众的利益,当我们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就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在无形当中推动公共利益,每个人只要求自己的生活过得好就行了,这时候公共利益就能够得到保障了。这是亚当·斯密的名言。 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第四篇第二章《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经济学里面有三个基本的模型跟他的论断相反,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公众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第一个模型就是昨天我们介绍的“公地的悲剧”。除了这个模型以外,还常见的是博弈论里面的“囚徒困境”。 有两个嫌疑犯被警察捉起来了,分别接受审讯。在博弈论里面构造的一种情境是说,如果两个人同时都保持沉默,不把对方供出来,他们就只会被判一个月的监禁。但如果当中有一位把对方供出来,那么他就可以将功赎罪,无罪释放,当然另外一个人就得坐整整一年的牢。 从外人来看,如果两个人都保持理智,两个人都保持沉默,结局会是最好的。但实际上因为他们两个人各自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想着怎么样才能够无罪释放,所以都背叛了对方,把对方供出来了。 结果由于两个人都被供出来了,最后法庭判他们两个人都要入狱三个月,这个结局当然远远不如两个人都维持着攻守同盟那么好。 所以这个博弈论模型,也是刻画这么一种情况,就是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时候,共同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第三个类似的模型是所谓“集体行动的逻辑”,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曼瑟·奥尔森(Mancur Olson,1932—1998),在1965年出版的名著《集体行动的逻辑(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中提出来的。 他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都应该出力,但是当中要是有谁偷懒,在整体的效果上看不会有什么损耗。比方说工人要求罢工,大家都出去罢工了,你躺在家里面睡觉好像是赚了,因为别人罢工成功了,涨工资了也有你一份,但是每个工人都这么想的话,就没人出去罢工了。 你看,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集体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一个集体要保持有效性,就不能让这种自由主义的思想泛滥,不能让每个人都在追求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一个组织成功它有好多秘诀。比方说经济学里面还有一个分支叫宗教经济学,它研究的是宗教组织怎么能够维持下去。 你看许多宗教有很多的清规戒律,什么时候要斋戒,什么时候要祷告,非常繁琐。你会想宗教的目的不是要招揽人吗?这门槛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吗?他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如果没有清规戒律,进来的人不是更多吗? 其实所有这些清规戒律,是要把那些不虔诚的人、搭顺风车的人,把他筛选出去。只有这样这个组织才有凝聚力,才能够维持下去。这是曼瑟·奥尔森的名著《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中心思想。 不管怎么样,我们有三个常见的模型都讲一个事:每个人在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时候集体利益会受损。 2. 挑战“公地悲剧”理论的女经济学家 但是就有这么一位学者,她说现实不是这样的,那就是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 1933-2012 ),一位女经济学家。 这位女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并不出名,很多人都不认识她,那年她得奖的时候我记得很多人问,她是谁呀?在“罗辑思维”这里卖得非常好的一本书,《魔鬼经济学》它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Levitt ),他就公开说:“我就不认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谁。” 而我自己刚好认识她是谁。因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她的丈夫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A. Ostrom,1919-2012 ),两位学者都是非常关心另外一个经济学的分支,叫公共选择学派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还当过公共选择学会的会长。有一年我还见过他们夫妇,有过一段短暂的交谈。 奥斯特罗姆夫妇他们就不信邪,他们说一份公共资源,无论是一片森林、一片湖泊或者一片草地,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所以它就会遭受公地悲剧的结局。但是人不仅仅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物,而且他们也会追求损失最小化,他们见到这个资源的价值在耗散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组织起来形成一些规则,阻止这些资源的价值进一步耗散。 3. 公地并不一定悲剧 他们从此就树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持续地做workshop(工作坊),请世界各地的人来给他们讲故事,讲那些公共资源实际上是怎么管理的,是怎么样避免公地的悲剧的。 你听他们介绍的故事那是非常精彩。比方说在牧羊的地方,草不能吃得太低,如果你把那个草吃尽了,这个草第二年就不能长出来了。这草看上去是公共资源,但是牧民互相之间是认识的,祖祖辈辈是认识的,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规矩,草吃到什么地方他们就要换地儿,从而保证这草每年都能够长出来。 他们还考察了日本的农民组织,他们发现日本也有所谓的公共资源。农地是属于大家的,都可以耕作,但是它里面有非常明确的规矩。所有的资产都是以组,由几个家庭组成的组,而不是以家庭为基本的单位。到收割的时候每家派一个人,一字排开,以相同的节奏挥舞镰刀收割。收割完了以后庄稼捆成一捆一捆的,大小都一样,最后每家人抽签决定谁拿哪一捆。 就是通过这样持续的研究,奥斯特罗姆夫妇纠正了经济学界一个普遍的误解,那就是公地是一定会产生悲剧的。我们来看看,诺奖评审委员会做的公告。 Elinor Ostrom has challenged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common property is poorly managed and should be either regulated by central authorities or privatized. Based on numerous studies of user-managed fish stocks, pastures, woods, lakes, and groundwater basins, Ostrom concludes that the outcomes are, more often than not, better than predicted by standard theories. 这个公告是说,奥斯特罗姆挑战了传统的思维,这种传统的思维认为公地一定是管理很差的,而它们应该被彻底地私有化或者完全交给中央集权来管理。奥斯特罗姆找到了无数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是以用者自我管理为基础的,这些案例包括了鱼塘、森林、牧场、湖泊,还有地下水资源等等。奥斯特罗姆得出结论,现实中的情况往往要比经济学教科书所预测的更好。 4. 张五常的原创贡献被忽视了 最后我想说一点题外话,我认识奥斯特罗姆夫妇,他们拿奖当然应该恭贺他们。 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有一点遗憾,就是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思想,那就是“人们不仅仅是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当见到持续损失的时候也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些规则,减少资源的耗散”,这样的思想,在更早的文献里面就曾经有过清楚的陈述。 我指的是张五常在1974年所写的重要的经济学论文,《一种价格管制的理论(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里面写得非常清楚。 这篇论文我们在前面讲解价格管制现象的时候,就曾经专门介绍过。2009年奥斯特罗姆获奖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题目叫《2009年诺奖忽略了张五常的原创贡献》http://xuezhaofeng.com/blog/?p=945。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反转了昨天所讲的内容,指出公地不一定会产生悲剧,因为人会组织起来形成规则,减少损失。 课后思考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你能不能再举出一个现实的例子,说明公有资源在好的规则下面,也仍然能够存活下去,发挥它的价值。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