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视觉中国后有来电,知识产权勒索为何屡禁不止?

    xiaoxiao2022-07-02  119

    不久前,一张黑洞照片在全网引发了轩然大波,因知识产权被外界熟知的公司“视觉中国”在诸多蓝V的狂轰滥炸下狼狈收场。起因就在于,视觉中国高举知识产权大旗却对外行使近乎于“敲诈勒索”之事。“黑洞事件”后,就在公众以为知产行业正义得到伸张时,另一家“视觉中国”却站了出来。

    4月25日, “街电”与“来电”关于侵犯实用新型专利纠纷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二次审理。长达两年多的专利纠纷又起风云,街电上诉二审法院,当庭指出来电在对其同款产品“重复诉讼”。纵观来电的两年多以来的法律纠纷,这样的行为似乎并非个案。

    疯狂挑起98场专利战争,圈内苦来电律师函久矣

    据此次公开庭审显示,来电曾称街电的新产品侵犯了其吸纳式专利,街电代理律师表示非常无奈,因为对方所指的“新产品”居然是指被放在架子上的多台街电产品。在街电方面看来,这场官司的本质就是对方“车轱辘话”在算旧账。从司法角度上来看,来电针对街电产品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申请过立案判罚,后续又在广州针对同一产品提起诉讼,这场专利案件显然有属于重复诉讼范畴的嫌疑。

    独立工作的产品加一个展示架,就可以被视为一款新产品?这都不符合公众基本认知。如果一个公司为了谋取利益,试图通过歪曲事实凭空创造一个“假想敌”进行打压对手,这样的企业不值得尊敬

    对于普通人来说,知识产权一直自带光环,不曾想光环背后竟然是一出出“白马非马”的闹剧。继续深挖下去,更惊人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来电自从2016年以来对街电、怪兽充电、小电、云充吧、租电等主流共享充电宝企业进行了疯狂的专利扫荡,相关诉讼就高达98场。一年到头打官司,来电的“知识产权”究竟是怎样的逆天黑科技? 就拿来电大杀四方的“吸纳式专利”来说,其本质与若干年前传统CD机的吞吐技术别无二致,换到共享充电宝领域“换个马甲”就成了了不得的黑科技。显然,这样的闹剧根本不可能持续。来电十有八九的专利已经在与街电的专利战中被权威机构陆续宣判无效,理由是这些专利并无任何“创造性”。只不过有些两年前输了官司的企业等不到“沉冤得雪”就因资本失血倒在路上。从侧面来讲,来电不休止的专利滥诉正是拖垮部分初创企业的原因之一。

    作为近两年来共享充电宝专利战的“既得利益者”,来电的产品表现又是如何呢?2018年底,北京商报、消费日报均报道了来电产品存在的种种隐患和扣费猫腻,甚至全线产品都在侵权苹果公司。今年3月,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也有消费者反映使用来电时无缘无故扣费。莫非这些“小动作”也是来电的专利?

    以知识产权之名博取眼球谋取利益,却对技术创新毫无敬畏之心,说来电是第二个“视觉中国”丝毫不为过。严格一点来说,来电的知识产权“勒索”杀伤力更强,负面影响更大,甚至会扼杀创业者的创新动力。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的冒险,现在还要时刻提防潜伏在黑暗里的专利暴徒,令人唏嘘不已。

    勒索者变本加厉,知产法规是否存在盲区

    在黑洞事件被曝光以前,很多企业对视觉中国敢怒不敢言。正如自媒体人三表所说,“天下苦视觉中国久矣”。不过从恶劣程度上来说,来电此次哗众取宠的“假想敌”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视觉中国的“律师函”策略是建立在对方使用了版权库内的同款图片这一事实之上。

    而来电不然,在如愿告赢对手后,尝到甜头的来电公司已经停止不了“食腐”的欲望,铤而走险发起了更加富有争议的专利诉讼,硬是把放在展架上的街电设备称为“新的诉讼主体”,试图一件事上收两次保护费。按照这个逻辑,电视放在电视柜上就变成了超级电视;扫把拿在人手中就成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简直是无稽之谈。

    冷静下来看,来电引发的这出闹剧却是细思极恐:想象一下,在这种常识性问题面前,任何企业都不会贸然自取其辱。之所以来电敢把“放在架子上的街电”称为创新型产品告上法庭,必然是做过一定的功课。反观街电,竟要在公众场合一本正经的证明“我还是我,一模一样的我”,这样的事件本身就令人费解。好在这场庭审被授权全网直播,来电妄图为街电披上的“皇帝新装”就此告吹。 共享经济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新业态之一,其诞生至今就充满了不可思议,在日新月异的模式创新面前,相应的监管规则显然也该与时俱进查漏补缺,方能成为创新路上的卫道士。至于那些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动歪心思,利用时间差谋取不当利益者,时间会给与他们最残酷的惩罚。

    科技自媒体“翟菜花”,订阅号:翟菜花,个人微信号zhaicaihua002,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