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Internet Protocal Version 6)即第六代互联网协议,传说中号称可以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IP地址的协议。
IPV6首部字段:
版本号 : IPv6将该字段设为6流量等级:略流标签:如音频、视频等传输可视为流,流标签用于标记流的信息载荷长度:标识数据段的长度(单位:字节)下一报头:与IPV4的协议字段相同,标识上层协议跳数限制:即生存期,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就减1与IPV4首部的区别:
没有了分片/重新组装,这意味着IP报文不能在中间路由器进行分片或组装。中间路由器对过大的IP报文直接丢弃,返回一个ICMP差错报文没有了首部检验和,IPV4由于TTL不断变化,在每一个路由器都要检验首部,IPV6去掉了这一耗时的操作没有了选项,这使得IPV6首部定长(40字节)IPV6中引入了任意播地址,任意播与多播类似,即一个地址对应多个节点,不同的是任意播只会有一个节点收到报文。
任意播地址有以下限制:
不能作源地址,只能作目标地址不能作主机地址,只能作路由器地址IPV4中的广播可以由组播代替,组播地址前缀1111 1111
简单来说,就是移动主机具有一个永久的家乡地址和一个变化的转交地址:
外地代理周期性地广播一个公告报文,宣布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地址,新到达的主机 等待这样的消息。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这个消息,移动主机可以主动广播一个分组来寻找附近的 外地代理。移动主机在外地代理上进行注册,提供它的家乡地址、 MAC 地址和必要的安全信息。外地代理与移动主机的家乡代理进行联系,告诉外地代理的地址以及有关移动主机的 安全信息,使得家乡代理可以进行验证,确保不被假冒者欺骗。家乡代理检查安全信息正确后发回一个响应,通知外地代理(通信可以继续进行)。当外地代理得到家乡代理的响应后就通知移动主机(注册成功),移动主机这时被分 配了一个转交地址。通信过程:
第一个分组被发送到移动主机的家乡地址。第一个分组通过隧道被转发到移动主机的转交地址。家乡代理向发送节点返回外地代理的转交地址。发送节点把后续分组通过隧道发送给移动主机的转交地址过渡技术:
隧道技术:把IPv6封装到IPv4分组中,通过IPv4网络进行转发协议翻译技术:用于纯IPv6主机与IPv4之间的通信双协议栈技术:适用于同时实现了IPv6和IPv4两个协议栈的主机之间的通信IPv6地址可以表示成各种简写形式,以下地址, 33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 0/60简写形式,正确的是( A )。
A. 33AB:0:0:CD30::/60 B. 33AB::CD3/60 C. 33AB:0:0:CD3/60 D. 33AB::CD30/60
在IPv6地址中,IPv6可聚合全球单播地址的格 式前缀是( A )。
A. 001 B. 100 C. 11111111011 D. 11111111
所谓移动IP是指( D );实现移动IP的关键 技术是( B )。 A. 通过地址翻译技术改变主机的IP地址
B. 一个主机IP地址可以转移给另一个手机
C. 移动主机通过在无线通信网中漫游来保持网络连接
D. 移动主机在离开家乡网络的远程站点可以连接工作
A. 移动主机具有一个可以接入任何网络的通用IP地址
B. 移动主机具有一个家乡网络地址并获取一个外地转交地址
C. 移动主机通过控制全网的管理中心申请网络接入服务
D. 移动主机总是通过家乡网络地址来获取接入服务
在IPv4和IPv6混合的网络中,协议翻译技术用 于( C )。
A. 两个IPv6主机通过IPv4网络通信
B. 两个IPv4主机通过IPv6网络通信
C. 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的通信
D. 两个双协议栈主机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