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主机资源的单位只要遵循子网要求的接口标准,向通信子网所有者提出申请并付一定费用就可以接入通信子网,利用其提供的服务来实现资源子网的通信任务。这类通信子网通常被称为公用网,由于其传输的是数字化的数据,为了与电话交换网那样的模拟网相区别,又称为公用数据网。
目前世界上远程通信子网几乎都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使通信线路不被某对通信双方所独占,大大提高了昂贵的通信线路的利用效率。ARPA网中存储转发的信息基本单位称为分组Packet。它是将整个要交换的报文分成若干分组,对每个分组按存储转发的方式在通信子网上传输,因此将这种以存储转发式传输分组的通信子网又称为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
IMP又称为分组交换节点(Packet Switching Node)。IMP通常由小型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实现,为了与资源子网中的主机相区别,又称为节点计算机。
总结:通信子网由节点计算机和高速通信线路组成,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交换,加工等通信处理工作。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通信子网接口设备和软件等,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和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网络拓扑结构使计算机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所组成的几何形状,通常有总线状结构,环状结构,星状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和混合状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独立自治,相互连接的计算机集合 分类方法:
基于传输技术点到点网络 由一对计算机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一条线路连接一个节点。(两台主机常常经过几个节点相连接)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分组后,根据目的地址,经过一系列中间设备的转发,直接到达目的节点,这种传输方式被称为点到点传输。 信息的传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 这种信道构成的通信子网常见拓扑结构:星状,树状,回路状,相交回路状,全连接状,不规则状分布式等结构 点到点传输的特点:一个发送/接收者;主要用于广域网(WAN)。
广播式网络 特点:只有一条供各节点共享的通信通道。 任一节点所发出的信息报文都可被所有的其他节点接受。信息传输时任一节点都可以发送数据分组,传到每台计算机上,被其他所有节点接收。各个计算机根据数据报中的目的地址进行判断,若果是发给自己的则接受,否则丢弃。这种传输方式被称为广播式传输 这种信道构成的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总线状,环状结构,卫星或无线广播通信方式结构 广播式传输特点:存在许多发送者/接收者;访问共享媒体;需要进行寻址;主要用于局域网(LAN)中。
基于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 局域网(LAN) 局域网按分布距离:10m 房间;100m 建筑物;1km 校园 局域网 指范围在几百米到十几千米内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特点 :覆盖的物理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高(10M/s或100M/s甚至达到千兆),传输延迟小;拓扑结构简单;出错率低;属单一组织拥有 局域网采用广播式传输,有不同的拓扑结构。 总线状网络: 任何时刻只允许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其他所有计算机都处于接受状态。 当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时必须进行仲裁,仲裁机制可以是集中式也可以是分布式。 如IEEE 802.3(即以太网),是基于共享总线采用分布控制机制,数据传输速率为10M/s的局域网。以太网中的节点计算机可以在 任意时刻发送数据,当计算机之间发生冲突时每个计算机节点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个随机长的时间继续尝试数据发送。 环状网 在环状网中,数据沿着环不停地旋转。同样需要仲裁机制。IEEE 802.5(IBM令牌环网)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4M/s或16M/s的 环状局域网 城域网(MAN) 与局域网采用技术相似,只是规模上更大。一般只包含一到两根电缆,没有交换设备,设计比较简单。 城域网的实现标准是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已成为国际标准)编号IEEE 802.6。DQDB工作范围是160km,数据传输速率44.736Mb/s DQDB采用两条平行单向总线,贯穿整个城市,每个节点都同时与两条总线相连。其中每条总线都有一个端节点,各自产生一个53B的信元 流,每个信元都从端节点沿着总线往下传,到达终点时就从总线消失广域网(WAN)
互联网
无线网
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
基于网络协议 分为:
IEEE 802.3标准协议的以太网使用IEEE 802.5协议的令牌环网FDDI网,ATM(异步传输模式),X.25网,TCP/IP网等 基于传输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