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第七章学习笔记

    xiaoxiao2022-07-05  155

    一·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1.内部类:Java支持在一个类中声明另一个类,这样的类称作内部类,而包含内部类的类成为内部类的外嵌类。

    2.内部类使用规则

    注:内部类的类体中不可以声明类变量和类方法。外嵌类的类体中可以用内部类声明对象,作为外嵌类的成员。

    1)声明内部类如同再类中声明方法或变量一样,一个类把内部类看作是自己的成员。

    2)外嵌类的类体中可以用内部类声明的对象,作为外嵌类的成员。

    3)外嵌类的成员变量在内部类中仍然有效,内部类中的方法也可以调用外嵌类中的方法。

    4)内部类的类体中不可以声明类变量和方法。

    5)外嵌类和内部类在编译时,生成两个.class文件。

    3.匿名类:

    (1)和子类有关的匿名类

    1)创建子类对象时,除了使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外还有类体,此类体被认为是一个子类去掉类声明后的类体,称作匿名类。

    2)假设Bank是类,那么下列代码就是用Bank的一个子类(匿名类)创建对象:

    new Bank () { 匿名类的类体

    };

    (2)和接口有关的匿名类

    –假设Computable是一个接口,那么,Java允许直接用接口名和一个类体创建一个匿名对象,此类体被认为是实现了Computable接口的类去掉类声明后的类体,称作匿名类。

    –下列代码就是用实现了Computable接口的类(匿名类)创建对象:

    new Computable() { 实现接口的匿名类的类体 } ;

    4.异常类

    Java使用trycatch语句来处理异常,将可能出现的异常操作放在trycatch语句的try部分,将发生异常后的处理放在catch部分。

    try~catch语句的格式如下:

    try {

    包含可能发生异常的语句

    }

    catch(ExceptionSubClass1 e) {

    }

    catch(ExceptionSubClass2 e) {

    }

    带finally子语句的try~catch语句,语法格式如下:

    try{} catch(ExceptionSubClass e){ } finally{}

    其执行机制是在执行try~catch语句后,执行finally子语句,也就是说,无论在try部分是否发生过异常,finally子语句都会被执行。

    5.异常的声明

    1)一个方法不处理它产生的异常,而是沿着调用层次向上传递,由调用它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异常,叫声明异常.

    2)声明异常的方法:在产生异常的方法名后面加上要抛出(throws)的异常的列表:

    如:void compute(int x) throws ArithmeticException

    {//这里有异常发生,但是并没有处理…}

    6.断言

    断言语句用于调试代码阶段。在调试代码阶段让断言语句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以发现一些致命的错误,当程序正式运行时就可以关闭断言语句,但仍把断言语句保留在源代码中,如果以后应用程又需要调试,可以重新启用断言语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