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处理人际关系最糟糕的方式,就是100%角色化要求

    xiaoxiao2022-07-05  183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是关系,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没有人可以脱离关系而独立存在。

    但,很多人年纪一把了,还是不会处理关系。

    最近一系列的事情,让我对「处理人际关系」有了崭新的认识——100%角色化要求,是处理关系最糟糕的方式。

    本文将从服务关系和职场关系来说明,100%角色化要求给人带来的伤害。

    01理解角色化生存@放弃100%角色化要求

    什么是角色化生存?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就是角色化教育:

    你要成为好学生,你要成为好儿子,你要成为好女儿,你要成为好丈夫,你要成为好妻子,你要成为好爸爸,你要成为好妈妈,你要成为好员工,你要成为好老板...

    好学生,好丈夫,好员工,好老板... 都是一个一个角色。

    角色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弱化个体人格,强化集体人格,方便管理。

    梁宁说:为什么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要的人,因为他给我们整个民族都写了角色说明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妇。两千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用孔子定义的角色和角色关系来安放自己,来处理我们的关系。

    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都是在多个角色下切换。你在公司里要做好项目经理,回到家要做好丈夫/好妻子,还要做好爸爸/好妈妈。

    角色化有其好处。

    但100%角色化背后是一个字:

    累!

    因为,角色化背后有个大大的四个字:

    你就应该!

    你是项目经理,所以你就应该...

    你是我领导,所以你就应该...

    你是我乙方,所以你就应该...

    我是你客户,所以你就应该...

    我是你爸爸,所以你就应该...

    02服务关系@要理解角色之下的人性

    前段时间,一个老姐姐上热搜了。

    G521高铁动车组上,这个老姐姐拒绝查票,与乘务员发生冲突,把乘务员拽倒了,还扬言:

    我打你怎么了,还碰到乘务员碰瓷的了!

    结果没想到,列车长过来后,就问她:请问,你把我们服务员拽倒之后,服务员起来之后有没有让你赔偿,没有的话怎么叫碰瓷??

    愤怒姐们没办法,最后只能说:我投诉她服务态度不好!!

    结果车厢的一个乘客喊:她服务态度很好!

    最奇葩的是,连这个老姐们带来的小朋友都看不下去了,大声喊:

    阿姨,阿姨,本身都是这样的啊,每个人都得要检票啊,每个火车也都要检票啊!

    老姐们怒视:坐下!大人的事小孩别插嘴!

    看到乘务员委屈的趴在座位上流眼泪,网友们都说:让这姐们火!这种人还不拉黑,留着过年??小孩都懂的道理,大人不懂,以后别坐高铁了吧。

    我们从处理关系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个姐们就是过于强调角色,以及100%的角色化要求。

    高铁上撒泼的时候,这个姐们强调了好几次:

    你一个乘务人员你还...

    这个姐们100%的在践行一条角色化要求: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都是对的。

    当然,我们进店买衣服,进餐厅吃饭,买票乘车,都是花了钱买服务的,服务人员对我们做优质服务是必须的。

    很多人就觉得,自己掏了钱,自己就是爷,都得按老子的喜好伺候老子。

    其实,我们要告诉自己:大家首先都是人,一个被值得尊重的人,其次才是角色,我们享受服务的时候,也要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同时遵循人家的一些规范。

    03 职场关系@要理解角色化之下的人性

    有个同事刚入职时,找运营帮忙,过去连名字也不喊,就说:把上个月的数据给我一下。

    第一次人家帮了她,第二次这个同事又这样,他直接就没理:

    「这个人有时候也不私聊你,直接发在公司大群,而且还不@你,口气也很生硬,像是吩咐工作一样。

    那我凭什么理你?你又不是我领导!」

    这句话背后其实隐含了另一层意思:

    即使你是我领导,你这样,我也很讨厌,但基于上下级的角色化要求,我没办法。

    按「道理」来说,这样也没关系啊:

    因为同事之间本来就应该是互相配合才好完成工作的,你是个设计,你就应该给我作图;你是个开发,你就应该给我做需求;你是个文案,你就应该给我改稿子;你是项目经理,你就应围着项目转随叫随到..你就应该...这就是角色化要求。

    确实,但这个世界单纯讲「道理」就是行不通的啊!

    我们还要理解角色化之下的作为人的需求,渴望被尊重。

    该客气的时候还是客气,其实客气一点毫不增加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只是一种友好的沟通意识和沟通界面呈现,有时候让别人舒服,别人才乐意配合你。

    上级对下级的角色要求,更要注意。

    很多人离职,不是不喜欢同事,不是不喜欢公司,不是不满足薪水,而是:

    受不了直属领导!

    因为「角色设定」,很多领导行事经常不顾下属的感受。

    比如完全不顾时间的要求,周末晚上突然打电话要你去咖啡馆聊点东西,下班后又直接微信给你派活儿,关键很多时候聊也没聊啥,活儿也不是那么着急的活儿,很多领导就是自己一时兴起;

    比如完全不顾对方感受的说话。公司有个女同事回家办婚礼,这是个喜事儿啊,不应该见面就恭喜么,结果回来后,领导跟那个女同事说:你现在结婚了,有点可惜啊,不然事业上还可以有更大发展...;

    比如完全基于角色化的自以为是,随意调岗,是为你好,让你多干活多加班,是为你好,让你做很多不该你的做的事,是为你好...

    职场中,大家都是一个一个角色,但无论是平级角色关系,还是上下级角色关系,除了角色化要求,一样要尊重个体人格。

    什么是相互理解?

    就是明白,对方除了是个项目经理、销售、商务、开发、测试、前台等这些职场里的角色,大家上班时都还是个「体面的人」这一角色,大家下班后还要扮演其他角色,比如一个「付房租的北漂租客」,一个「养家户口的丈夫」,一个「需要照顾孩子的妈妈」...

    理解了每个人的多重角色,你就能够理解任何人。

    04 结语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过:好的用户体验,目标是做到自然。

    什么是自然?就是你做产品时,少做角色化预期,让用户自然上手。

    人,也是产品。

    人这款产品,互相使用。最好的用户体验,也是要尽量做到自然。

    你处理不好关系,是因为你总是对对方有太强的角色预期,因此你会想:

    为什么你又没有符合我的预期???

    基于太强的角色化预期其实很难和人真正的互动,你要学会放弃对人的理想化、角色化预期,去认识并接纳那个角色下真实的人。

    最后以梁宁解读产品的逻辑来解读关系,以结束本篇:

    角色化生存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的认识、沟通、交互,我们才能够真正处理好各种关系。

    本文来源:公众号@粥左罗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