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的STM和LDM指令详解

    xiaoxiao2022-07-05  180

     STM和LDM的主要用途是现场保护、数据复制、参数传递等,其模式有8种,如下: 注:前面4种用于数据块的传输,后面4种用于堆栈操作 (1)IA  每次传送后地址加4 (2)IB  每次传送前地址加4 (3)DA  每次传送后地址减4 (4)DB  每次传送前地址减4 (5)FD  满递减堆栈 (6)FA  满递增堆栈 (7)ED  空递减堆栈 (8)EA  空递增堆栈    下面的讲述对于空递减堆栈和空递增堆栈同样适用.    在堆栈操作时,经常错误以为使用STMFD满递减将寄存器压入堆栈后,在弹出数据的时候应该使用LDMFA。 但是FD和FA仅用于指示目前操作的堆栈是何种模式(堆栈共有四种模式),FD指明目前的堆栈是满递减堆栈, 则数据入栈时的指令为STMFD,那么数据出栈时的指令对应的为LDMFD,而不是LDMFA。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STMFD等价于STMDB,LDMFD等价于STMIA    那么,数据传输的顺序和数据入栈的顺序又是如何呢    先来看STMFD SP!,{R1-R3}  执行的结果图(操作之后SP指向SP')                  SP------->                            |R3|                            |R2|                  SP'------>|R1| 那么STMFD SP!,{R3,R2,R1}执行后的堆栈顺序是不是刚好和上面的堆栈顺序相反,实际情况时这两个指令执行后的堆栈数据顺序一样,因为ARM编译器会自动将STMFD SP!,{R3,R2,R1}转换为STMFD SP!,{R0-R3}指令,也就是说,ARM编译器默认高寄存器优先存入堆栈。即便你在指令STMFD SP!,{R3,R2,R1}中刻意“安排”了寄存器入栈顺序,而在编译时编译器又重新做了处理,打乱了你期望的数据入栈顺序。    同理STMDB R0!,{R1-R3}和STMDB R0!,{R3,R2,R1}指令执行后数据在堆栈中的顺序完全一致。    STMFD SP!,{R1-R3}指令对应的出栈指令是LDMFD SP!,{R1-R3}(R1,R2,R3的顺序任意) PS: 实际上是编译器进行了处理: LDM/LDMIA/LDMFD  同一条指令 STM (STMIA, STMEA)  同一条指令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9185047-id-37541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