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的小孩子特别喜欢过年,那时候衣服鞋子帽子不是想买就能买的,那时候的父母也不是想见就能见的,那时候的生活不及现在。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奔波一年,唯有在一年年末另一年的年初才回出来看看,村子里都是留守在家的儿童,他们期待过年,期待父母回来一家团聚,小孩子能拿上块儿八毛的压岁钱,几个长辈给的积攒下来,能够买得起一辆期待了许久的四驱赛车亦或是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
现在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想穿新衣服随时随地想买就买,小孩子们不再会为了新衣服和块儿八角的压岁钱欢呼雀跃,大人们走亲戚也不会从初二一直走到十五,那个时候的拿上自家的精心制作的撒子,油果,各种点心。那个时候还没有精美的包装,便捷的交通。现在走亲串友,只要开上汽车,年轻一辈一天可以跑三五个地方,刚扔下哪里的礼物就要走,长辈们一边挽留,希望留下来吃顿饭,一边从自己衣兜里给孩子们事先准备的压岁钱掏出压岁钱。送走一批后,再迎来另一批晚辈。
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文化是向技术不断投降的过程。我们的年味好像就是如此,如今不再自己用毛笔字写对联,如今走亲戚就送个礼品,到点吃顿饭,亲友的话开始偏少,他们总是低下头玩手机,他们更关心远方事而不明白眼前人,如今深埋于微信抢着数目小的可怜的红包。
春节的前后,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开始,城里的跑到乡下说没年味,乡下的也跑到城里还说没年味。究竟我真的长大了和年味的淡化有无必然的联系?还是说年味真的就这么淡了?
大抵我们这个年纪都开始怀念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回归到童年,又想回归到小时候的年味,如今想来其实这是挺不成熟的表现。
现在的物质已经够丰盈,但精神的年味却在走下坡路,春节最具代表性的春晚也被纷纷吐糟,被说相声小品太少节目缺乏创意,话说这些东西你还真的能静下心来去欣赏吗。我很怀疑,也很担忧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在若干年之后真的就这么“沦陷”了。人们对年味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足够,已是时候向精神看齐。没有精神支撑的年味是可怕的。
买年货,放鞭炮,做一桌精美的饭菜饭菜,吃团圆饭,走亲戚,包红包,这是一个标准的过年模式其中和家人团聚才算得是年味中情感的一部分,或许也只有这一部分是保值的,其他大部分都在贬值。
年味是需要自己去打造的,对春节有什么样的情结只有自己知道。过着和别人一样的年,闻着和别人一样的年味,这么多人一起来闻,怎能不淡呢?这不是一种人为的破坏,这是自我的破坏。年味不是越来越淡,而是内有用心去过这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