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关系模型

    xiaoxiao2022-07-06  202

    1.关系模型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2.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是一张表。

    3.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4.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5.码:也称为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6.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如人的年龄一般在1-120岁之间

    7.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8.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例如,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年级)

    9.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这些规范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10. 

    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1. 数据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2.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1)关系模型与格式化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教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的开发建立的工作。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