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坚持这些学习习惯,实现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

    xiaoxiao2021-04-17  186

    2019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仔细盘算一下这过去的三个多月是否真的有所收获,还是原地踏步,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好,越变越优秀,对未来总是有说不清的规划。可以总是一边踌躇满志,一边焦虑万分。错过的机会别遗憾了,从现在开始认真起来吧!既然以前我们把时间挥霍,那么现在重拾勇气,2019做一个自律的人。

       

    输入:减少碎片化,注重系统性

    现在的人喜欢阅读各种“短平快”的爽文,碎片化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主旋律,看似我们把各个零散的时间都利用了起来,可是有时我们却故意把连续的时间打碎,各路自媒体大V打着像我学习的口号,向我们不断贩卖焦虑,让我们像吃快餐一样消费知识,我们感觉学到了很多道理,可是却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就像以前爱刷微博的你,现在下载了一个知乎,以为这个APP更有营养,看了能够提升知识,总是无目的的搜寻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本着去学习的目的,可是打开的却是一个个段子鸡汤文。知乎上以为大V说自己用一个月备考六级成功,只要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成功“拷贝”。于是你信了,考试前三个月你认为时间还长,你认为自己方法得当。结果输的一塌涂地。

    碎片化的安排看似让你随时保持良好的姿态,但是系统性的学习才能让你得到真正的成功。2019年请改善自己的输入方式,适当远离手机,减少碎片输入时间,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有集中的时间去学习系统的知识。

    专业性的阅读,减少“小短文”的阅读,阅读整本系统性的专业书籍,我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得到的内容看似简单易懂,但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多知识是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才能够看清。

    系统性的课程。可以看一些有水平的网络课程,对自己所涉猎的兴趣系统性学习,不要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看上去四面开花,其实一直止步不前!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目的,用好工具

    阅读是我们事先知识输入的主要方式,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最好利用to-do软件给自己安排具体的固定阅读时间,为什么每天固定时间坚持做一件事:

    有人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坚持做一件事情21天!

    马尔茨在《心理控制术》中说,整容后的人需要21天来适应他们的新面貌,而截肢病人出现的“幻肢”体验往往也需要21天才能消退,得出的结论是病人们需要21天来习惯自身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病人自身愿意或者是病人自身无法轻易改变的。

    是不是21天就能够养成一个好习惯呢?我觉得未必,但是想要破坏一个好习惯只需要一次妥协就够了,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因为很多人开始总有一段兴奋期,开始时总是认真的不像话,而妥协后又与自己养成的习惯分道扬镳。

    阅读要有记笔记的习惯。一本书读完只有记笔记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而自己的这些记录也能够作为自己“复盘”的工具。所谓的笔记,也不一定真的要“用笔去记”!用电子笔记也能实现更好的记录,传统的纸质笔记,只能记录文字内容,而且不方便携带,而电子笔记的诞生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用电子笔记可以把记录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体内容。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onenote。也许你无需把自己的想法摘抄出来,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把自己的声音记录下来,等果断时间再来看看自己过去说了些什么。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像拍抖音一样录下来,过段时间再来看看自己当时脑子里装了些什么。

    阅读要有目的。阅读的时候要带着目的去读,最好给自己定一个周计划,比如找一个固定的一周提升下自己的摄影水平,这个星期尽量只看摄影类的书籍,其他书籍非必要的话少看,带着一份“功利心”去阅读。通过连续阅读、记笔记总结、知识梳理、进行比较,对于该主题能够形成较完成、系统的理解。

       

    知识管理:统一平台,注重梳理

    有一句说了无数遍的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选择合适的输入内容和进行大量的阅读很重有,但是对于知识的管理却也是无比重要,把自己看到的收获性的内容收集起来,可以借助印象笔记,mybase,onedrive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知识管理的平台一定要统一。有很多人一个人几乎用了各种知识管理的APP,这里收集一些,哪里整理一些,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收集了什么,需要想要使用的内容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去找,在这些工具中尽量找出一款最核心的,把所有的内容统一管理。

    比如我使用印象笔记收集管理知识,基本上把各种内容收集到印象笔记里统一管理,这样当需要的时候基本上很容易搜索到需要的内容,也方便后期管理,把知识分散也会让我们不好管理和增加搜索的时间成本。

    关于知识整理的分类问题,其实很多人在使用印象笔记,mybase管理内容的时候,总对分类感到困惑,到底该放到哪里呢?如果实在对于分类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话可以使用一下方法:找一本自己想要学习的领域的专业书籍,比如大学教材。看自己平常可能都不会看的部分——目录。从目录中我们基本可以大略的看出这个领域各个部分的分类,而目录的概括就可以很好的作为知识管理的分类。比如你要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那么可以找到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这本书,看一下目录就知道大概有哪几部分的内容了,根可以根据幕布分为指针、结构体、函数等类别,在整理的时候也会轻松很多。

       

    输出:实现学以致用

    我们虽然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如果一直不用那么也会生锈,比如你学习了很多的摄影的技法,如果你不拿相机或者手机出去拍摄,也顶多只是停留在“知道”的程度,所有的“输入”都是为了更好的输出。

    每天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写出来,可以做一个自己的博客或者把自己学到的内容发到一些自媒体平台,不管你写的内容是否专业,当你不断去输出的时候已经在进步了。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出生于1918年,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费曼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强,他的学习方法被总结为“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

    第四步:简单化和比喻

    费曼说:当那些数学系博士尝试把自己正在研究的高深复杂的理论或定理用直白的语言说出来,并让一个外行能听懂,那么他就真的懂得了他所讲述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学到的内容,用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写出来,我们也就真的掌握了这些内容。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希望我们新的一年都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