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之美】全面连接困何处,卷积网络见解深(入门系列之九)

    xiaoxiao2021-04-17  264

    系列文章:

    一入侯门似海,深度学习深几许(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一)

    人工“碳”索意犹尽,智能“硅”来未可知(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二)

    神经网络不胜语,M-P模型似可寻(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三)

    机器学习三重门,中庸之道趋若人(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四)

    Hello World感知机,懂你我心才安息 (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五)

    损失函数减肥用,神经网络调权重(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六)

    山重水复疑无路,最快下降问梯度(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七)

    BP算法双向传,链式求导最缠绵(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八)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简称BP) 算法,在本质上,BP算法是一种全连接神经网络。BP算法也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但只能适用于“浅层”网络,因为“肤浅”,所以也就限制了它的特征表征能力,进而也就局限了它的应用范围。

    为什么它难以“深刻”呢?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就出在它的“全连接”上。难道“全连接”不好吗?它更全面啊,难道全面反而是缺陷?

    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等读者朋友阅读完本专题的系列文章之后,答案自然就会了然于胸。在本章,我们讨论一种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的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它在图像、语音识别等众多任务(比如GoogleNet、微软的ResNet等)上发挥神勇,近几年深度学习大放异彩,CNN可谓是功不可没,拔得头筹。

    可为什么CNN能这么生猛呢?答案还得从历史中追寻。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指出[1],我们所谓的“当前”,其实包含着从“过去”历史中拔萃出来的投影和时间选择的积累。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点缀之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前行之基础。

    下面我们就先聊聊卷积神经网络的历史脉络,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点启发。在回顾历史之前,我们先尝试思考这样一个“看似题外话而实则不然”的问题:为什么几乎所有低级动物的双眼都是长在头部两侧?

    9.1眼在何方?路在何方?

    的确,如果你仔细观察,低级动物的双眼大多都长在两侧。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既然这么安排,自然有它的道理。其中一个解释就是,那些低级动物正是因为这样的“造物安排”,所以能够同时看到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方向,从而就不存在视觉盲区。这确实是一种极为安全的配置,有了安全性,它们才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

    可这样的配置又有什么局限呢?相比于低级动物,人的双眼可都是长在面部前方的。这样的配置,肯定不能全方位地观察周遭的一切,这岂不是很糟糕?但事实上是,只有人类进化成为这个地球上最为“高级”的动物。

    有人是这样解释的(这个解释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意象上的,而非生物学的,所以读者也无需死磕):低级动物无死角的眼睛配置,虽然能够更全面的关注周围,但副作用却在于,它们没办法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某一处,自然也没有办法仔细、长期地观察某个点,于是它们也就不可能进化出深入思考的能力。而人类却因为眼睛的缺陷(接受了视野中的盲区)而能注视前方,从而能给出观察事物的深刻洞察(Insight)。“高级”动物就是这么“练就”出来了。

    换句话说,肤浅的全面观察,有时候还不如局部的深入洞察。想一想,那个著名的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怎么回事,它以“统筹全局”的视角来解释天气的变化: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可现实生活中,又有谁真的用“蝴蝶效应”来解决过天气变化问题了呢?我们还不是挥起一把芭蕉扇,利用局部的空气流动,来让自己在酷暑之下获得一丝丝凉意?

    可这,和我们今天的主题——卷积神经网络又有什么联系呢?当然有联系,这个联系体现在方法论层面,且听我慢慢道来。

    9.2卷积神经网络的历史脉络

    我们知道,所谓动物的“高级”特性,体现出来的是行为表象。更深层地,它们也会体现在大脑皮层的进化上。1968年,神经生物学家大卫•休伯尔(David Hunter Hubel)与托斯坦•威泽尔(Torsten N. Wiesel)在研究动物(先后以猫和人类的近亲——猴子为实验对象)视觉信息处理时,有了两个重要而有趣的发现[1]:(1)对于视觉的编码,动物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实际上是存在局部的感受域(receptive field)的,具体说来,它们是局部敏感且具有方向选择性(论文如图9-1所示)。(2)动物大脑皮层是分级、分层处理的。在大脑的初级视觉皮层中存在两种细胞:简单细胞(simple cell)、复杂细胞(complex cell)和超复杂细胞(hyper-complex cell),这些不同类型细胞承担不同抽象层次的视觉感知功能。

    图·9-1休伯尔与威泽尔的经典论文

    正是因为这些重要的生理学发现,使得休伯尔与威泽尔二人获得了1981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而这个科学发现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学,它也间接促成了人工智能在五十年后的突破性发展。

    休伯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对人工智能启发意义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可以不必考虑使用神经元的“全连接”模式。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降低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受此理念的启发,1980年日本学者福岛邦彦(Fukushima)提出了神经认知机(neocognitron,亦译为“新识别机”)模型[3],这是一个使用无监督学习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其实也就是卷积神经网络的雏形(论文如图9-2所示)。从图9-2中可以看到,neocognitron借鉴了休伯尔等人提出的视觉可视区(visual area)分层和高级区关联等理念。

    图9-2 神经认知机的论文

    自此之后,很多计算机科学家先后对“神经认知机”做了深入研究和改进,但其效果却不尽人意。直到1990年,在AT&T贝尔实验室工作的Yann LeCun等人,把有监督的反向传播(BP)算法应用于福岛邦彦等人提出的架构,从而奠定了现代CNN的结构[4]。

    相比于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LeCun等人提出的CNN,避免了对图像进行复杂的前期处理(即大量的人工图像特征提取工作),也就是说,CNN能够直接从原始图像出发,经过非常少的预处理,就能从图像中找出视觉规律,进而完成识别分类任务,其实这就是端到端(end-end)的含义。在手写邮政编码的识别问题上,LeCun等人把错误率整到5%左右(论文如图9-3所示)。有了严格的理论基础,并有成功的商业案例应用为之站台,一下子就让卷积神经网络学术界和产业界引爆。

    图9-3 LeCun等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手写邮政编码

    LeCun其实也挺“自恋的”,他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命名为 LeNet,几经版本的更新,最终定格为LeNet 5。在当时,LeNet 架构可谓是风靡一时,但它的核心业务主要用于字符识别任务,比如前文提到的读取邮政编码、数字等。

    可问题来了,从1990年到现在,小30年过去了。为什么30年前的技术,到现在突然又以深度学习的面目重新火爆起来了呢?

    对于深度学习,吴恩达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深度学习的过程就犹如发射火箭。火箭想“发飙”,得依靠两法宝:一是发动机,二是燃料。而对深度学习而言,它的发动机就是“大计算”,它的燃料就是“大数据”。

    而在30年前,LeCun等人虽然提出了CNN,但其性能严重受限于当时的大环境:没有大规模的训练数据,也没有跟得上的计算能力,这导致了当时CNN网络的训练过于耗时且识别效果有上限。

    而与LeCun同在一个实验室的“老冤家”Vapnik(万普尼克),提出并发扬光大了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这个SVM很了不起,在1998年,就把LeCun等人同类任务的识别错误率一下子降到低至0.8%,远超同期的卷积神经网络。就这样,在SVM的崛起中,神经网络研究沉寂于一个新的低潮!

    有人把“Yann LeCun”的中文名称翻译成“严乐春”。的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大计算”和“大数据”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严乐春用了三十年迎来了自己的又一“春”。当前,严乐春以深度学习大牛的身份出席各大会议,做了一场又一样的主题报告(keynote speech),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演绎了“形势比人强”。

    LeCun 提出的LeNet,在推进深度学习的发展上可谓是功不可没。后期的卷积神经网络也在LeNet 5 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良,比如2012年Hinton教授采用新的激活函数(ReLU)等。当前主流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如图9-4所示,其精华大致体现在3个核心操作和3个概念。3个核心是指:卷积(Convolution)、池化(Poling)和非线性处理(ReLU)。三概念是指:局部感受域(Local receptive filed)、权值共享(Weight sharing)和亚采样(Subsampling)。

    图9-4  CNN的基本结构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对这些概念一一进行生动形象地介绍,敬请关注。

    9.3 小结与思考

    在本节中,我们主要回顾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史,从历史的脉络中,我们可得出一个意象上的结论:深而洞察的专注可能要胜过广而肤浅的观察。这也从方法论上部分解释了“深度学习”的成功所在。

    进一步地,请你思考如下问题,人类双眼的布局其实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带来不安全。李笑来先生认为,人只有放弃了部分的安全感,才能获得进步。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人们可以通过有效的社交和协作将缺点逆转为优势。

    社交进而催生出社群,但社群数量超过150人,人们单纯的社交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表明观点,人类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大规模的协作。你认可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留言写下你的感悟,祝你每天都有收获。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 Hubel D H, Wiesel T N. Receptive fields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monkey striate cortex[J].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68, 195(1): 215-243.

    [3] Fukushima K, Miyake S. Neocognitron: A self-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a mechanism of visual pattern recognition[M]//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neural net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82: 267-285.

    [4] LeCun Y, Boser B E, Denker J S, et al. Handwritten digit recognition with a back-propagation network[C]//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1990: 396-404.

    文章作者:张玉宏,著有《品味大数据》一书、节选自《深度学习之美》(最通俗易懂的深度学习入门)2018年7月出版

    联系邮件:zhangyuhong001@gmail.com

    审校:我是主题曲哥哥。

    (未完待续)


    系列文章:

    卷地风来忽吹散,积得飘零美如画(深度学习入门系列之十)

    相关资源:七夕情人节表白HTML源码(两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