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机器学习的商业应用,创业公司并非没有机会 | CCF-GAIR 2017

    xiaoxiao2021-04-17  211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消息,7 月 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主办,雷锋网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的第二届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进入了第三天。在机器学习专场,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邹月娴的主持下,SpeakIn CEO陈昊亮,小视科技副总裁周守业,智齿科技 CTO吴立楠、阿里妈妈精准展示广告技术部的盖坤一起进行了主题为《机器学习的商业应用》的圆桌讨论,几位产业界人士分别从自己的产品出发,讨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商业,创新创业企业面对巨头的机会,以及企业如何考虑安排研发团队的比例等问题。

    圆桌讨论的主题如下:

    在机器学习技术发展的同时,你们是怎样开始商业化路径的?

    陈昊亮:我们分三个点去考虑。第一,要跟产业的关系和深度相关,即怎么把自己的成果转化成市面上产业真正需要的东西,跟它做紧密结合。第二,数据驱动,里面包含了三种能力:一是对数据源头的把控权以及数据标准的把控权;二是怎样进一步提升对大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是价值输出的能力。第三,因为我们是做跟人相关的创业的东西,所以我们也坚信科技应该包含有人文的元素。

    周守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金融领域,尤其是互联网金融都在追求极致的客户体验,为此它们都追求纯线上的模式,如何解决在线的身份识别问题,就成了金融领域非常突出的痛点。我们结合自己的核心技术——人脸识别,在这个行业做创新和应用,目的是有效地节约大量的人工耗损,并减少一些道德风险。

    吴立楠:我们是先有了商业模式,后面再看技术,这是一个比较通常的思路。客服人员的工作方式很机械,另外客服需要长期培训。我们通过机器自动回复,并且配人工助手,包括机器通过情绪识别自动打分,相当于在传统客服领域里面提升传统客服人员的效率。

    Google、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等具有数据入口、计算能力和应用场景,又有很强的数据、人才、资金积累,那创新创业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盖坤:我不认为创新创业企业没有机会。现在人工智能前进的速度在近几年来应该是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个技术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会促使很多不同的应用变革,会有很多的商业机会。我觉得这个行业的发展体量,如果按照大家的预期,远不是一家公司或几家公司能覆盖的,里面一定有巨大的机会。

    陈昊亮:技术的开放,不仅仅是大公司在做,对技术的边界以及业务的边界进行进一步的更多的开放,努力推进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我认为这是大家做技术公司共有的初衷,所以在彼此合作上不会像过去传统公司合作一样有太多边界,更多是开放与共享。

    周守业:在每一个细分领域,人工智能真正参与其中的程度还不是很高,很多行业应用还没有被挖掘,甚至一些行业根本不知道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改变自己。

    吴立楠:我同意周总的意见。我们是做企业服务的,现在国内企业服务软件很多都把AI这些技术融进去,通过侧面的对中美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潜力还非常大。

    人工智能人才是很稀缺的,你们在做企业发展规划的时候,如何考虑安排研发团队的比例?

    陈昊亮:学术研究和产业研发中间隔了一个比较大的鸿沟,这个隔阂一般来说是三到五年时间,几千万投入。现在我们看人工智能人才比较贵,是因为他本身需要很好的学术研究背景,然后到了企业里面,工资高也是来源于产出高。我们也希望通过产业研发,培养从学术到产业的真正好的人才。

    盖坤:人工智能招聘,一方面说人才特别热,大家都在涌入人工智能领域;但另一方面,招聘时,我们发现具有高端创新性,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又不太够。我想说,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一定会使得人才市场的结构发生一些变化,有一些工种因为人工智能的变化会慢慢减少,越来越多的工种会变到人工智能研发和人工智能创新上面。

    更多精彩后续报道、圆桌对话全文实录,请继续关注雷锋网。

    本文作者:蒋鸿昌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原文链接

    相关资源:新年快乐! python实现绚烂的烟花绽放效果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