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CRM
随市场的成熟,客户在企业价值网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整个社会从物资匮乏时代进入物资过剩时代。30年前,各种产品都限量供应,买东西不止要钱,还需要靠各种各样的票。据知乎一篇回答中说:在那个时代,所有百货商店营业员守则第一条是“严禁打骂顾客”。由此可见一斑。
而现在,1000元买一个兼具颜值和各项风口上功能的大屏手机;2000块买一台50寸的液晶电视;3000块就能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事实上,除了房产行业这样的奇葩,很多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已经变成买方市场。
互联网的兴起,更加剧了这个趋势,根据Ben Thompson的聚合理论,任何消费级市场的价值链条都由三部分组成:供应、渠道和消费者。在前互联网时代,纵向竞争往往体现在对渠道的控制上。如报纸与内容的绑定。电视台对广电网络和视听资源的垄断、出版商对于作者资源的把控等。而互联网让信息的传播成本降到几乎为零,消解了供应者+渠道的优势。由于上游供应可以大规模聚拢,消费者被企业视为更重要的一方重视起来。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Google、Amazon、Netflix这类通过良好用户体验利用用户,聚集内容商的商业模式取代了过去的报纸、出版商、电视台,获得成功。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越来越重要,举房产中介行业的例子:假设现在有家中介的夫妻店,那么这家店管理自己的客户仅仅需要一台电脑,在excel记录下每个客户联系方式、需要的房子就可以了;再设想这家门店老板经营有方,市场行情也不错,经过不断扩张到变成有10家门店的中介公司,如果没有系统;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场景:一个客户到A门店告诉甲经纪人要某某房子,B门店乙经纪人有这套房子;但是甲不知道乙有自己客户需要的房子的信息。如果甲是个负责任的经纪人,所以他需要一个门店一个门店打电话、问询,最终询问到乙,乙提供信息给甲,甲再告知客户;如果这是个不负责任的经纪人,他可能发现自己手上没有客户需要的房源就直接把客户晾在那里;而作为他的老板并不清楚这个客户被白白在这个经纪人手里浪费掉,因为老板的精力是有限的,甚至连认全所有自己的员工都很困难;如果发现老板终于发现这个经纪人不靠谱,将其开除,那随着这个经纪人的离开,那些本属于公司的客户资源都会被带走。
CRM系统的三层属性
上面说了为什么需要CRM系统,这里再聊聊CRM系统对销售的三层属性:
第一层属性:工具
起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的作用
让销售和管理者看到名下的客户基本信息,并能够进行增删改查。即客户基础信息管理:编辑包括人口学、社会学、意向产品等维度的客户信息;
减少销售的记忆、计算负担,即将产品信息结构化、方便销售查找为客户推荐;提供贷款计算器、税费计算器等工具,减少销售手算的麻烦;
提供跟进备注功能,让销售录入客户跟进纪要;
第二层属性:助理
提供客户跟进的备忘与建议
当销售开始进行客户拜访时,提醒销售拜访时间;为销售推荐客户感兴趣的产品;
日常跟进时,根据客户特征和跟进进度,对异常的客户进行提醒;举个例子,在房产销售领域,成交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有房产中介公司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出了一个客户转化漏斗模型:网上看房 –> 一看(实地看房) –> 二看(第二次跟随销售看房) -> 复看(第二次看同一套房子) -> 成交。并计算出各环节的客户正常停留时间。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如果一个客户在一个环节停留时间过长,则提醒销售跟进异常客户。
第三层属性:管理顾问
包括:制定客户分配制度、客户跟进制度,如:
通过对客户的分类、评级(根据客户行为轨迹及跟进中积累的数据);对于低意向度客户通过机械召回(短信、站内信等方式)对高意向度客户进行人工召回(进行标记)。
根据销售成交特点与客户关键特征,进行更精准客户分配,以提升成交概率;根据客户特征设定跟进规则,对不满足跟进规则的销售,强制流转手中的客户;根据销售能力设定私海池大小以及分配客户的量;
包括提供销售管理决策参考,如:
市场分析:市场热点在哪里;客户最爱买价格段的车?哪个地区的客户最爱买车?比起上个月哪个价格段成交占比增加最多?比起上个月哪个地区客户成交占比下降最大?
成交分析:成交特点是什么;转化率怎么样?复购率如何?在我们成交结构中哪个价格段最多?在我们成交结构中哪个区域成交最多?
销售分析:个人、团队特点;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上:哪些团队/个人最高、哪些团队/个人最差、哪些团队/个人上升最快?和上个月对比有哪些变化?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资源:CRM概要设计论文(包括短信服务,日常事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