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能评价

    xiaoxiao2022-07-12  142

    系统性能计算 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以系统响应时间、作业吞吐量为代表。故障响应时间,是指从出现故障的到确认修复前的这段时间。该指标一般是用来反映服务水平的。显然,平均故障响应时间越短,对用户系统的影响越小性能指标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定义法、公式法、程序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定义法主要根据其定义直接获取其理想数据,公式法则一般是个适用于根据基本定义所衍生出的复合性能指标的计算。而程序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则是通过实际的测试来得到其实际值响应时间 系统响应时间是指用户发出完成请求到系统完成任务给出相应的时间间隔。处于系统中不同的角色的人对响应时间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从系统管理员的角度来看,系统响应时间指的是服务器收到请求的时刻开始技术,到服务器完成执行请求,并将请求的信息返回给用户这一段时间的间隔。这个服务器包含的范围是给用户提供服务的接口服务器,中间的一些业务处理的服务器和排在最后面的数据库服务器。这里并不包含请求和响应在网络上的通信时间。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响应时间是用户发出请求开始计时,到用户的请求的相应结果展现在用户机器的屏幕的时候的这一段时间的间隔。这个时间称为“客户端的响应时间”,他等于客户端的请求队列加上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和网络的响应时间的总和,可以看出,从用户角色感受的“响应时间”是所有响应事件中最长的,很多因素不在应用系统的范围内,如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时间、域名解析时间。响应时间超出预期太多的应用系统会导致用户的反感,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位于互联网上的web网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有调查表明,如果一个web网页不能再8秒钟内下载到访问的客户端,访问者就会失去耐心……响应时间带来的后果等同于销售额的损失。 和业务相关,处理不同业务会有不同的响应时间和业务组合有关,业务之间可能存在依赖关系或其他,也会互相影响和用户的数量有关,大的并发操作会严重影响响应时间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测试响应时间,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首字节响应时间和末字节响应时间。首字节响应时间是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接收懂啊响应的第一个字节之间的时间,末字节响应时间是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接收到相应的最后一个字节之间的时间。通过测量响应时间,可以知道所有客户端用户完成一笔业务所用的时间以及平均时间、最大事件吞吐量 吞吐量就是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的吞入能力与突出能力是多少。这里的系统可以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某个设备。例如,计算机的吞吐量是指流入、处理和流出系统的信息的速率,它取决于信息能够多快的输入内存,CPU能够多快的取指令,数据能够多快地从内存取出或存入,以及所得结果能够多快的从内存送给一台外围设备。这些步骤中的每一个多关系到内存,因此,算计的吞吐量主要取决于内存的存取周期。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所关心的往往不但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吞吐量,而是整个计算机系统额(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吞吐量。从系统角度来看,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所能完成得任务数量。显然, 给定系统持续的接收到用户提交的任务请求,则系统的响应时间将对作业吞吐量造成一定影响。若每个人物的响应时间越短,则系统的空闲资源越多,整个系统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越大;反之,若响应时间越长,则系统的空闲资源越少,这个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得任务量将越少。平均利用率 = 平均到达事务数、平均处理事务数,平均响应时间 = 平均处理时间/(1-平均利用率)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