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发力大数据产业 今年力争实现百亿产出

    xiaoxiao2021-07-16  166

    国内大数据产业有望形成“西有贵阳,东有盐城”格局。

    “去年一年,盐城从零起步,实现了100多亿元投资,建起100多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引进100多个大数据产业项目。”在16日举办的2016中国(盐城)大数据企业大会上,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介绍道,“今年我们力争要实现100亿元企业产出。”当日下午,中科曙光、东汇集团、好百邻等22个大数据产业项目签约盐城大数据产业园。

    事实上,盐城大数据产业的能量已不容小觑。目前,盐城市已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建成和在建各类平台载体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集聚大数据产业项目123个,总投资近145亿元,“载体-平台-应用”的产业功能体系初步形成,此前华为、软通动力、甲骨文、东方国信、中润普达等企业已落户盐城。

    在朱克江看来,借助“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应用,可帮助盐城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改造与提升。过去盐城的主要工业以低级机械制造装备为主,偏小、偏重、偏散,如今逐渐调轻、调新、调绿。而在“三调”过程中,大数据产业首当其冲。

    打造数据产业样本

    2015年9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数据强国”的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大数据产业。另据国家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介绍,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值达到4.3万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其中在数据获取、存储、交易、分析等全产业链已涌现一批新的企业,大数据市场和企业生态格局已初步形成。

    而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探索过程中,盐城也将目光放在了大数据产业上。目前,盐城市规划建设的大数据产业园,已被纳入江苏省互联网经济、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也是国家战略中中韩自贸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7月16日,华为与盐城市政府举行共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7月30日,华为向全球发布了云战略布局,盐城成为14个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为实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盐城提供了四大要素。”朱克江坦言。首先是较快发展的经济环境,盐城已连续三年年均GDP全省第一,2016年1季度继续以9.6%的增幅保持领先。其次是产业环境,经过短短两年时间发展,盐城今年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交通方面,盐城也在加快建设自北向南的两条高铁线及中心机场。此外在人才支撑领域,盐城在2015年起组织实施“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投资40亿元引进符合政策要求的人才与团队。“根据去年不完全统计,盐城一年引进外地大学生万余人,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大数据产业园。”

    智慧能源变革空间

    大数据蓄势待发的背景下,如何与城市本身进行结合,又将有盐城自己的特色。

    据朱克江介绍,盐城拥有白、绿、红、蓝“四色”文化:白色代表盐文化;红色象征英雄城市,暗合新四军曾在此地重建军部;绿色意指其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海洋湿地,生态多元化的保护发展值得称道;而蓝色则代表了盐城的海洋经济,并借此带来能源变革的契机。

    “盐城不仅拥有充足的能源,更具有新能源发展的潜力与实力。2015年,盐城沿海新能源风光发电达40亿度,占据城市整体用电消费量16%以上,今年预计将达到20%。”朱克江指出。目前盐城是全国11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拥有江苏省70%的风电、50%的光伏资源。

    以新能源为代表方向之一的盐城,在能源大数据方面的可能性尤为抢眼。华为企业云战略规划部部长高明介绍称,目前能源大数据在整个大数据行业应用占比约为8%,应用方向集中在地震数据处理、智能电网及气象情况搜集等方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通过践行能源大数据应用,帮助地方政府及能源行业管理部门高效识别可再生能源项目。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将新能源电站与互联网有机融为一体,能够打造出全新的能源生产、消费和投资的生态系统。未来,在盐城进行新能源智慧云平台的建设,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高明亦坦言,目前大数据产业仍在发展初期,数据积累不足、人才缺失、应用案例偏少均是目前行业困境。“首先需要注重数据思维,唯有数据思维才能挖掘出行业本身的价值。”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