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泛型的引入加强了参数类型的安全性,减少了类型的转换,但有一点,Java的泛型在编译器有效,在运行期被删除,也就是泛型参数类型在编译后都被清楚
List、List 擦除后的类型为 List。List[]、List[] 擦除后的类型为 List[]。List<? extends E>、List<? super E> 擦除后的类型为 List。List<T extends Serialzable & Cloneable> 擦除后类型为 List。类型擦除
Java中泛型基本上都是在编译器这个层次来实现的,在生成的Java字节码中不包含泛型中的类型信息,使用泛型的时候加上的类型参数,会被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去掉,在这个过程称为类型擦除,在代码定义的List和List等类型,在编译之后都会变成List。
JVM只看到List,由于泛型的附加信息对JVM是不可见的,Java编译器在编译时尽可能发现能出错的地方,但还是无法避免出现类型转换异常的情况。类型擦除也是Java泛型实现方式与C++模板机制实现方式之间的重要区别。
泛型类并没有自己独有的Class类对象。比如并不存在List.class或是List.class,而只有List.class。
静态变量是被泛型类的所有实例所共享的。对于声明为MyClass的类,访问其中的静态变量的方法仍然是 MyClass.myStaticVar。不管是通过new MyClass还是new MyClass创建的对象,都是共享一个静态变量。
泛型的类型参数不能用在Java异常处理的catch语句中。因为异常处理是由JVM在运行时刻来进行的。由于类型信息被擦除,JVM是无法区分两个异常类型MyException和MyException的。对于JVM来说,它们都是 MyException类型的。也就无法执行与异常对应的catch语句。
类型擦除的基本过程也比较简单,首先是找到用来替换类型参数的具体类。这个具体类一般是Object。如果指定了类型参数的上界的话,则使用这个上界。把代码中的类型参数都替换成具体的类。同时去掉出现的类型声明,即去掉<>的内容。比如T get()方法声明就变成了Object get();List就变成了List。接下来就可能需要生成一些桥接方法(bridge method)。这是由于擦除了类型之后的类可能缺少某些必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