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安全 不能止于“打补丁”

    xiaoxiao2021-08-18  206

    5分钟就能搞到上千银行卡信息,而且密码大部分正确!近日,央视曝光了一条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其中“下料人”“洗料人”等分工之明确,架设伪基站、拦截验证码等技术之“高级”,令人咋舌。“卡在身上,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让公众吓出一身冷汗。

    其实,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公务员考试刚报名,卖“答案”的就来联系;孩子刚出生,卖奶粉的就发来信息;新房尚未交付,就有搞装潢的来电……我们一方面惊讶于对方神通广大,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隐私泄露泛滥的尴尬现实。可以说,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已是互联网时代的民生刚需。

    放眼全国,《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去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遭受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就有大约4500万网民。不仅如此,个人信息被盗还会带来无穷麻烦和心理阴影。比如陕西一名男子,因遭人冒用身份,“被吸毒”长达10年,出行住店处处受限;再如,济南20多万条婴幼儿信息被泄,地址精确到小区门牌号,让家长“一想到黑手可能伸向孩子就不寒而栗”。

    是谁让我们“裸奔”在商家与不法分子的视野里?从源头来看,许多手机APP 未经授权采集用户信息,有些经营机构罔顾法律买卖用户数据; 更可怕的是“内鬼”,在警方查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信息安全问题所涉之广、黑色产业链条之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顶层设计看,中央在2014年就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亦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法治层面讲,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入刑,相关部委也出台了不少保护政策与法规,司法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个人信息的“安全堡垒”,正在逐步加固。

    当然,与现实的安全风险、公众的满意程度比,这种“加固”还需要提速增效。这就包括,加快相关法律条例的研究跟进、系统配套,加强相关部门的“握指成拳”协调共治,进一步明确运营商、银行、电商等的权责,提高对信息泄密者的处罚成本,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展开依法维权。可以说,今天,要解决好个人信息的安全漏洞,已非简单“打补丁”就能堵上,亟需系统整顿、源头治理。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是场持久战,也是场前所未有的遭遇战。美国也曾发生过约1.91亿选民个人信息外泄,英国巴克莱银行曾有数万客户的个人资料被盗。网络犯罪的“进化”程度,有时会超过法律法规的制定速度。从技术上寻求防护对策,在理念上提高网民安全意识,多方用力、立体防护,才能打赢个人信息安全保卫战。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资源:七夕情人节表白HTML源码(两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