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3 因为将一个数左移n位,就相当于乘以了2的n次方,那么,一个数乘以8只要将其左移3位即可,而位运算CPU直接支持的,效率最高,所以,2乘以8等于几的最效率的方法是2 << 3。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数字本身已经很大,比如本身已经是2的30次方了,此时再用这种位移运算就可能导致“溢出”,这样就得不到正确结果了。
使用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变量时,是指引用变量不能变,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对象中的内容还是可以改变的。例如,对于如下语句: final StringBuilder a=new StringBuilder (“immutable”); 执行如下语句将报告编译错误: a = new StringBuilder (“”); 但如下语句则是完全正确的 a.append(“fkjava.org”); 有人希望在定义方法的形参时,通过final修饰符来阻止方法内部修改传进来的实参: public void method(final StringBuilder param) { } 实际上这没有用,在该方法内部仍然可以增加如下代码来修改实参对象: param.append(“fkjava.org”);
==操作符的功能有两个: A.如果==的两边都是基本类型变量、包装类对象所组成的表达式,==用于比较两边的表达式的值是否相等——只要两边的表达式的值相等,即使数据类不同,该运算符也会返回true。 B.如果==的两边是引用类型的变量,==用于判断这两个引用类型的变量是否引用同一块内存,只有当它们引用同一块内存时,==才会返回true。 而equals()则是一个Java.lang.Object类的一个方法,因此任何Java对象都可调用该方法与其他对象进行比较。java.lang.Object类的equals方法的实现代码如下: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return this==o; } 从上面代码可以看出,如果一个类没有重写java.lang.Object的equals()方法时,此时equals()方法的比较结果与==的比较结果是相同的。 但Java允许任何类重写equals()方法,重写该方法就是让程序员来自己决定两个对象相等的标准。开发者重写equals()方法就可以根据业务要求来决定两个对象是否“相等”。
Math类中提供了三个与取整有关的方法:ceil、floor、round,这些方法的作用与它们的英文名称的含义相对应,例如,ceil的英文意义是天花板,该方法就表示向上取整,所以,Math.ceil(11.3)的结果为12,Math.ceil(-11.3)的结果是-11;floor的英文意义是地板,该方法就表示向下取整,所以,Math.floor(11.6)的结果为11,Math.floor(-11.6)的结果是-12;最难掌握的是round方法,它表示“四舍五入”,算法为Math.floor(x+0.5),即将原来的数字加上0.5后再向下取整,所以,Math.round(11.5)的结果为12,Math.round(-11.5)的结果为-11。
这四个作用域的可见范围如下表所示。
作用域 当前类 同一package 子类 全局 public √ √ √ √ protected √ √ √ × default √ √ × × private √ × × ×
说明:如果在修饰的元素上面没有写任何访问修饰符,则表示default。 只要记住访问权限由小到大依次是private → default → protected → public,然后再记住Java存在的4个访问范围,就很容易画出上面的表格了。
外部类不能用private、protected修饰不能。内部类能用private、protected修饰不能。 外部类的上一级程序单位是包,因此它只有两个使用范围:包内和包外,因此它只能用public(表示可以在全局位置使用)和默认修饰符(default,表示只能被同一个包的其他类使用)修饰。
GC是垃圾收集的意思(Gabage Collection),内存处理是编程人员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忘记或者错误的内存回收会导致程序或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崩溃,Java提供的GC功能可以自动监测对象是否超过作用域从而达到自动回收内存的目的。 Java的System类和Runtime类都提供了“通知”程序进行垃圾回收的方法,例如如下代码: Systme.gc(); 或 Runtime.getInstance().gc(); 但这两个方法只是“通知”Java进行垃圾回收,但实际上JVM何时进行垃圾回收,还是由JVM自己决定。
传统的C/C++等编程语言,需要程序员负责回收已经分配的内存。显式进行垃圾回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程序员并不总是知道内存应该何时被释放。如果一些分配出去的内存得不到及时回收,就会引起系统运行速度下降,甚至导致程序瘫痪,这种现象被称为内存泄漏。总体而言,显式进行垃圾回收主要有如下两个缺点: A.程序忘记及时回收无用内存,从而导致内存泄漏,降低系统性能。 B.程序错误地回收程序核心类库的内存,从而导致系统崩溃。 与C/C++程序不同,Java语言不需要程序员直接控制内存回收,Java程序的内存分配和回收都是由JRE在后台自动进行的。JRE会负责回收那些不再使用的内存,这种机制被称为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也被称为GC)。通常JRE会提供一条后台线程来进行检测和控制,一般都是在CPU空闲或内存不足时自动进行垃圾回收,而程序员无法精确控制垃圾回收的时间和顺序等。 实际上,垃圾回收机制不可能实时检测到每个Java对象的状态,当一个对象失去引用后,它也不会被立即回收,只有等接下来垃圾回收器运行时才会被回收。 对于一个垃圾回收器的设计算法来说,大致有如下可供选择的设计: A.串行回收(Serial)和并行回收(Parallel):串行回收就是不管系统有多少个CPU,始终只用一个CPU来执行垃圾回收操作;而并行回收就是把整个回收工作拆分成多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CPU负责,从而让多个CPU并行回收,并行回收的执行效率很高,但复杂度增加,另外也有其他一些副作用,比如内存碎片会增加。 B.并发执行(Concurrent)和应用程序停止(Stop-the-world):。Stop-the-world的垃圾回收方式在执行垃圾回收的同时会导致应用程序的暂停。并发执行的垃圾回收虽然不会导致应用程序的暂停,但由于并发执行垃圾回收需要解决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冲突(应用程序可能会在垃圾回收的过称中修改对象),因此并发执行垃圾回收的系统开销比Stop-the-world更好,而且执行时也需要更多的堆内存。 C.压缩(Compacting)和不压缩(Non-compacting)和复制(Copying):为了减少内存碎片,支持压缩的垃圾回收器会把所有的活对象搬迁到一起,然后将之前占用的内存全部回收。不压缩式的垃圾回收器只是回收内存,这样回收回来的内存不可能是连续的,因此将会有较多的内存碎片。较之压缩式的垃圾回收,不压缩式的垃圾回收回收内存快了,而分配内存时就会更慢,而且无法解决内存碎片的问题。复制式的垃圾回收会将所有可达对象复制到另一块相同的内存中,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垃圾及回收过程不会产生内存碎片,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拷贝数据和额外的内存。
assertion(断言)在软件开发中是一种常用的调试方式,很多开发语言中都支持这种机制。在实现中,assertion就是在程序中的一条语句,它对一个boolean表达式进行检查,一个正确程序必须保证这个boolean表达式的值为true;如果该值为false,说明程序已经处于不正确的状态下,assert将给出警告或退出。 Java的assert是关键字。 public class TestAsse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5; //断言a>3 assert a > 3; //断言a<3,否则显示a不小于3,且a的值为:” + a assert a < 3 : “a不小于3,且a的值为:” + a; } } 从上面代码可以看出,assert的两个基本用法如下: assert logicExp; asert logicExp : expr; A.第一个直接进行断言, B.第二个也是进行断言,但当断言失败失败时显示特定信息。 最后要指出: 虽然assert是JDK1.4新增的关键字,但有一点非常重要: java命令默认不启动断言, 为了启动用户断言,应该在运行java命令时增加-ea(Enable Assert)选项。 为了启动系统断言,应该在运行java命令时增加-esa(Enable System Assert)选项。
反序列化Java对象时必须提供该对象的class文件,现在的问题是随着项目的升级,系统的class文件也会升级,Java如何保证两个class文件的兼容性? Java序列化机制允许为序列化类提供一个private static final的serialVersionUID值,该Field值用于标识该Java类的序列化版本,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类升级后,只要它的serialVersionUID Field值保持不变,序列化机制也会把它们当成同一个序列化版本。
相关资源:java基础知识点总结及面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