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出版社《当90后遇上创业》一书中的第1章,第1.4节,作者: 陈栩琳,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当90后遇上创业大学生创业最不缺的就是激情,凭着一腔热血,几个伙伴晚上喝了点小酒,伸手指向星空,发誓要改变世界,要让世界记住自己的名字。
创业需要激情,需要肾上腺素快速分泌带来的那种快感,这也是创业吸引人的地方。激情能让自己快速产生想法,能让团队高效地动起来。创业的初期一片迷茫,在看不见未来的道路上,需要一点“兴奋剂”给你力量。
在我第三次创业的时候,在一个同学家中吃完饭,开始讨论第二天的准备,谈一些具体的事项,一谈就是接近12点。大家似乎都没有要停下的意思,每个人脸上都是灿烂的,嘴里有说不完的想法,希望把以后的路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都规划好,一劳永逸。如果不是我困了,我们可能会有激情谈到通宵,想想那时候真的傻得不行。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的次数和时间也逐渐递减。
没有干死的公司,只有拖死的公司起初遇到问题,大家慌了,开始商量对策,讨论几个小时,想想没头绪,算了吧,饿肚子呢,先填饱肚子再说,就此打住。创业的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每次遇到点大事就手忙脚乱的,也太不淡定了吧,慢慢开始从冷静到冷淡再到麻木……有事吱声哈。怎么每天都有这么多屁事,创业这个苦差事把人劳累惨了,大家脸色都不好看,团队中的各位眼神刻意躲闪,创业这个阴郁的话题就不提了,学习英国人聊聊天气,风花雪月岂不乐哉!有意避开话题,基本不谈公司业务的事了。让公司业务跟人一样消沉下去,而内心求爷爷拜大神,希望哪天来个神仙,把公司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大学生创业很少是因为项目实在不行的,多数都是这样拖死的。
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单调、枯燥的事情,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条路甚至会贯穿你整个人生。刚开始的激情就像电击,把你从懒散的工作状态刺激到创业状态,让你的心跳走上高频率震荡,之后的心跳应该是平静的、缓慢的、无声无息的。
创业初期我认为要避免太高涨的激情,高涨的激情来源于高的期望值。大学生创业很多都是第一次,想一战告捷,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样很不现实。团队成员应适当地降低期望值,明白创业不是一次定输赢,而是一场持久战。先做些小业务让公司活下来,活着的人才有资格呼吸新鲜空气,才有资格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恩惠。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红利是留给活着的企业的。
在“打鸡血”和泼冷水之间把握好度,是一个考验一把手的机会。要不怎么说一把手重要,是主心骨呢!
改变世界?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一开始就说要改变世界,心太大。期望值拉得这么高,怎么做都是达不到预期的,都是失败的。
说到改变世界,Google、苹果做了那么多年才开始有要改变世界的感觉,刚开始的创业团队把公司所在的那条街的服务做好就不错了。如果你是做广告的,就把你那条街的那些小面馆的广告做出去,让他们每天销量多那么几碗,翻台率高那么几个百分点,这就不错,这就是阶段性成功。
创业团队刚开始降低自身的要求,活下来,改变周围环境那么一点点,对巨头不要不屑一顾,毕竟人家扫地大妈拿的工资可能都比你高,随便一天的收入甚至就是你一年的。一开始就要改变世界,那么阻挡你改变世界的肯定是这些坏家伙,发起攻击——以卵击石的事不惊心动魄,一点儿都不符合现代人要求短平快、充满刺激的娱乐需求,改变不了什么。学会和巨头相处,利用他们做点什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到风光无限好。试想,当初微软不给IBM当小弟,怎么发现IBM的漏洞,怎么做出兼容的操作系统。
相关资源:敏捷开发V1.0.pptx